深湾圆桌 | 《财新》付费模式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2022-05-25 15:32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辜晓进

2021年11月18日,FIPP(国际期刊联合会)发布当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新》的付费用户高达70万,在全球所有在线付费新闻媒体中排名第10。

这意味着什么呢?即《财新》将得以主要依靠在线订阅的收入得到拯救并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财新》的付费价格分为若干档次,最基本一档是“财新通”,每年付费498元。即便全部按这基本档计算,70万用户每年也有约3.4亿元的收入。再考虑到它有大客户优惠,2亿元总是有的吧?这对于一个规模并不算大的媒介组织来说,即便不考虑广告等其他收入,也可以生存下去了,何况它的付费用户数量还在快速增长。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核心标志,就是在数字端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国际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在这条道路上迈出成功步伐,而《纽约时报》因数字订户超过800万、年入发行收入逾14亿美元而被公认为已经成功转型。更广泛地看,欧美大多数主流日报以及亚洲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主要全国性报纸也都实施了内容付费战略,且加入者越来越多。

既如此,《财新》内容付费的成功能否在国内其他新闻媒体复制?

这首先要看我们媒体的内容是否足够优质,值不值得读者为此付费。依笔者观点,优质内容至少要在以下几个关键能力上做好:一是“知”,即提供受众应知而未知信息的能力;二是“独”,即发现和捕捉独家新闻或在共同新闻中抓住独家视角的能力;三是“透”,即深挖事实、解读分析和揭示真相的能力;四是“丰”,即能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的能力,以丰富的媒介产品服务受众。如《纽约时报》在提供强大新闻内容的同时,其美食客户端、游戏客户端等也带来大量付费用户。

可惜目前大多数新闻媒体未能在优质内容生产方面满足需求,还有很多外来的或自划的禁区,在映射如此丰富的社会景象时还有很多盲点和漏洞,甚至很多时候与民众对信息的渴求背道而驰。这就不太可能形成刚性阅读需求,因而也失去了内容付费的前提。据我观察,《财新》自建立付费墙以来,对内容的自我要求明显提高。作为全国媒体,基本做到了国内重大热点事件不缺位,在深度报道上走在其他媒体前面,并且还提供较多种类的能引起订阅欲望的知识产品。付费墙倒逼媒体强化内容的效应,在《财新》体现得十分明显。

在数字环境下,优质内容还需要优质呈现和优质传播。《财新》的努力显而易见。例如在大数据新闻和数据可视化方面,它已连续10年走在全国前列,也是在国际上获数据新闻奖最多的中国媒体。笔者撰写此文的前晚,某群一篇《财新》文章在转发呈现时出现一个技术bug,同在该群的主编胡舒立如芒刺在背,连夜召集技术部门解决。

就付费环境而言,国内正向有利于内容付费的方向发展。据艾媒数据中心2020年的数据,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已连续5年以两位数幅度增长,其中一年甚至增长了202%,具体数据由2015年的15.9亿元增至2020年392亿元。排行前5位的付费平台分别是喜马拉雅、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得到、知乎,其中喜马拉雅占比高达44.1%。付费意识的觉醒,为新闻业内容付费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财新》的成功,至少在一些全国性媒体是可以立即复制的。

作者辜晓进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