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下称“百行征信”)对外发布成立四周年业绩数据。截至5月22日,百行征信累计拓展法人金融机构2526家,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信息主体超4.8亿人,所有产品累计调用量超33.8亿笔,在数据库建设、产品研发创新、市场拓展及产品推广等方面均取得跨越式增长。
作为我国首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自成立以来,百行征信按照“互惠对价”“一行一策”的指导方针,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数据共享。截至5月22日,百行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信息主体超4.8亿人,相较去年5月22日增长了141%;在企业征信数据库建设方面,借助小微企业征信产品查询调用,持续推动企业主体基本信息采集。截至5月22日,百行企业征信数据库累计收录企业主体基本信息3488万户,收录自然人法人、股东、董监高信息主体超1905万人。
过去一年,百行征信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重重阻碍,不断拓宽产品应用场景,在头部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上取得系列突破。截至5月22日,百行征信累计拓展法人金融机构2526家,基本实现与主要金融机构的渠道搭建,与5家国有银行、所有股份制银行,以及部分城商行、农商行等头部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基本实现全国性银行服务全覆盖,并稳步提升调用量。截至5月22日,百行征信个人基础征信产品——个人信用报告累计调用量超6.8亿笔,同比增长113%;信息核验、反欺诈、特别关注名单等个人增值征信产品累计调用量超25.6亿笔,同比增长556%;企业征信产品累计调用量超1.4亿笔,助力金融机构服务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类特困行业企业数超过966万户;所有产品累计调用量超33.8亿笔,同比增长376%。
四年来,百行征信以自主研发为主,不断拓展征信产品的广度和深度,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面向B端(机构)、C端(个人)、G端(政府)、S端(社会)的产品服务体系。在个人征信方面,持续优化信用“白户”征信服务平台,迭代升级个人信用报告、特别关注名单、信息核验、反欺诈等拳头产品,新开发综合能力指数、百慧系列指数、灵犀系列评分,以及联合建模客制评分等产品及服务,不断完善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产品体系。
在企业征信方面,不断充实数据共享、风险识别、经营分析、解决方案等类别的产品线,研发个人和企业关联新产品,包括基于工商数据、企业及企业主支付数据、地图类人流量数据的企业征信产品,破解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助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在政务征信方面,不断推动将征信服务推广纳入到更多的政务服务和审批环节中,助力构建高效的社会信用体系。
政务征信服务一直是百行征信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由百行征信为深圳市福田区政数局专门打造的新型的服务形态——“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便是其中的典型。2020年7月底,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布了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公示,该项目被纳入深圳首批试点应用。2021年9月28日,该项目成功完成测试,成为全国首批、深圳首个“出盒”的创新应用项目。
该项目基于征信机构和政务部门特有的信息,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政务服务需要,把征信相关信息嵌入到政务系统的数百项服务流程中,通过“信用+秒批”“信用+容缺”“信用+承诺”三种模式,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提升了各项事项的办事效率。截至5月22日,依托该项目的信用审批服务已为企业累计提供业务用信11万笔,政务材料减免达3万余份,减免办事环节3万余个,节约办事人员时间达10万余天,打造了具有百行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务+征信”创新模式。
(原标题《产品调用量33.8亿!百行征信四周年实现跨越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