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红色手推车》对抗《荒原》
李德武
2022-05-14 11:18

《红色手推车》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著 李晖 译 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1月版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以下简称威廉斯)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读这部《红色手推车》的中译版,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译者李晖译出了威廉斯对语言和形式要求的简约、机智和挑剔,而过去我们对威廉斯诗歌的印象普遍停留在“口语诗”和“客观诗”之上。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拿威廉斯的代表作《红色手推车》《便条》说事,这让我们忽略了他对图像语言构建上的努力,他对情感隐藏处理的种种心机,以及他将思想色彩化和韵律化所投入的个人癖好。譬如他在《诗》中展现的那样,他并不是简单截取一段生活场景,而是依据一种生活的原则或轨迹,即“随着猫/爬过/果酱柜/的顶部”,“小心地”安排词语,在小心中顾及到词语的节奏性,即“前脚和后脚”的高低,同时,不忘最后把整首诗带离任何一个具有明晰性的意义指向,即“踏进/空花盆/里头”。除了在长诗《帕特森》中,威廉斯尝试了一种复杂的体式和铺排的语言形式以外,在他一生的写作中,他尽力信守自己为自己规定的这一原则。而这一原则远不像他所谓的“不写概念,只写事物”原则那样简单。恪守这一原则需要极好的语言素养和风格自律。仅凭这一点,我就觉得威廉斯的诗值得反复阅读。在可能性和妙趣上,他既不像他的对手艾略特那样每一首诗都需要借助注释才能阅读,也不像他的后继者金斯伯格那样一首诗读完诗意也就基本被耗尽。

众所周知,威廉斯对语言的挑剔程度不亚于庞德,他给语言松绑和解压,他展开了语言的宽度,他使负累重重的语言变得轻盈。同样的,他倾向于依从事物表现出来的样态,他制造画廊式的阅读效果,他还让诗止于凝视。威廉斯身上还有以下可贵的品质。第一是坚定的风格意识。他从一开始就把艾略特当作参照系,决然要与他不同。第二是对诗歌当代性的敏锐觉察,他较早地意识到弗罗斯特牧歌式的写作与美国的时代特点不相吻合,所以,坚持走创新之路。第三是在语言和审美上必要的固执。他把惠特曼当作自己诗歌的开端(其实他也受启于白居易《新乐府序》中诗的标准“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把美国人的语言习惯和生活当作诗歌的元语言。对此,庞德曾批评他迟钝、阅历浅、读书少等,这些看似一个当代诗人的必修课或标配条件,都被威廉斯置于一边。他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写作观念。当我们回溯他一生的创作历程时,不得不承认固执也帮了他。这些可贵的品质对我们来说未必都有借鉴的价值,但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就是威廉斯在美国诗歌中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即“不写观念,只写事物”的范式。

这部《红色手推车》收录了贯穿威廉斯一生的短诗精品130余首,诗集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若干小辑,便于我们了解他的写作演化过程。威廉斯很少撰写理论文章阐述自己的诗歌观点,他的写作态度都隐含在他的诗歌里,比如《红色手推车》是对艾略特《荒原》的对抗。《荒原》发表于1922年,而《红色手推车》发表于1923年。相对《荒原》的批判性和引经据典,他主张热爱和担当。面对生活,他看到了“那么多/仰赖”。汉语仰赖这个词李晖译得非常妙,她精准地把握住了威廉斯心中对生命的态度(这也许和威廉斯是儿童医生有关),而红色作为血液的颜色也代表了火热的生命。相对荒原的宏大叙事,威廉斯将目光凝注于具体事物上,即“一辆红色/手推车”。“手推车”这个意象尽管不够现代,但他传递出了威廉斯对人类某种底层命运的关注与承担。对应《荒原》弥漫的悲观情绪,威廉斯则显得“亮闪闪/带着雨水”,并且绝不疏离生活,尽管只是“在几只白鸡/边上”。威廉斯对艾略特代表的欧洲诗歌传统和学院派的敌视态度可以从他和庞德的一次对话中得到证明。在30年代初,艾略特作为哈佛大学受聘教授从英国准备去美国作讲座。庞德写信给威廉斯,要求他负责接待艾略特。威廉斯大为恼火。回信给庞德说:“在我欢迎艾略特来美国之前,让他见鬼去吧。”

今天,我在看待威廉斯和艾略特诗歌价值上并无褒贬之分,在美国现代派诞生初期,他们是两条平行线,一条侧重于诗歌的深度探索,一条侧重于平面的开阔。不过,这种分野在美国后来的诗歌中出现了变化,这种变化随着艾略特影响的减弱,威廉斯逐步走上现代诗领袖的地位。尽管威廉斯并不主张过度抒情,但他的诗却直接影响了垮掉的一代走向情绪宣泄(惠特曼式),代表诗人就是金斯伯格。尽管他的诗也不是照相式的反映客观世界,他却接受朱可夫斯基的客体派诗歌理论,即诗歌是个客体,并愿意将自己的诗定义为客体诗。按照他为客体诗编写的词条定义,即“客体派的意象更具体而其意义得到了拓宽。是心灵而不是未经证实的眼睛进入画面。”在理论方面,相对艾略特的系统和严谨性来看,威廉斯的这些观点显得十分单薄,他在美国一直被新批评家们所冷落也是因为他不能为理论建树提供足够的观点和思想。

《红色手推车》中译版的出版,有助于中国读者拨开以前诸多遮蔽和云雾,直接感受威廉斯的语言魅力。希望威廉斯的写作态度能够让我们反思当下汉语口语写作中存在的简单化和随意性的问题,以及人们对“客观派”“诚实”等特殊的美学所指有个透彻的认识。

延伸 阅读

《T.S.艾略特的艺术》

[英]海伦·加德纳 著

李小均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

2021年9月版

本书被公认为艾略特研究领域的一部批评经典,作者以《四个四重奏》为研究中心,分析了艾略特从创作之初一直到完成《鸡尾酒会》的创作历程,辨别其风格流变,追根溯源,探讨其诗歌观念、基本象征和终极意义。加德纳教授不仅注重艾略特作品中的用词、节奏、韵律和句子等细节问题,还注重其思想和哲学等宏大意义。

(原标题:他用《红色手推车》对抗《荒原》)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