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做好毕业生就业,呵护炙热的梦想

深圳+
2020-07-12 20:00
摘要

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状况,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状况,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据深圳市人社部门联系教育部门统计,深圳市2020届高校毕业生近2.83万人,截至目前,全市高校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去向(含已签约、升学、申请留学)的共2.07万人,占毕业生比例7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约8800名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97%以上已达成就业意向,就业形势良好。

在如此特殊的形势之下,深圳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得突出成效,既温暖人心又振奋人心。

为了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深圳更是发布了一系列“硬核”举措:在高校毕业生上扩面提标,将扶持对象范围扩大至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强化政策激励,扩大各类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规模;加大对毕业学年困难学生的就业扶持,提高求职创业补贴标准。

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务实高效的行动,从3月开始,市人社部门连续开展多场网络招聘活动,搭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的供需对接平台。专门面向高校毕业生群体的“花YOUNG深圳,职等你来”专场网络招聘活动,已于7月1日启动;6月份,深圳市市区公办中小学面向全国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1382名在编教师;2020深圳“逐梦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在火热进行当中……

创新思维、千方百计,调动资源、火力全开,全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是深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写照。

观察的目光再延伸一些,在一定意义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折射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疫情发生以来,深圳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扶持力度和深度令全国瞩目;许多企业也及时转变思维,积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转型,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化危机为生机,这既保障企业自身渡过难关,也厚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土壤。

毕竟,只有企业走出疫情影响,乃至转型升级、开启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机会。而新鲜血液的注入,也将让企业在迎难而上中迸发出更大活力,从而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要看到,疫情在对传统业态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孕育并催生了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这意味多元化的就业选择;对于政府而言,针对此特点,引导毕业生进入这些领域工作,乃至创新创业,实则也就是“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壮大起来”的过程。

在这次全民抗疫中,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基层工作者,不管是人民警察还是外卖小哥,各行各业都立足岗位倾尽所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铸就不平凡的业绩。这届高校毕业生,也在其中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无论选择哪一种工作岗位,都确确实实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奋斗一路同行,这是每一位“过来人”的切身感悟。

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彰显出对人才的极端重视。火热的七月,是许多学子怀揣梦想开启奋斗新征程的起点。深圳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在特殊时期抓好稳就业工作,也就是呵护一个个炙热的梦想。

编辑 许舜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