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深圳技术大学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暨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研究设计中心揭牌仪式在坪山区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举行。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下设的先进裸眼3D显示及芯片设计中心、准分子激光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也揭牌成立。坪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勇,区领导陈华平,区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李勇对深圳技术大学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的揭牌表示祝贺。他指出,深圳技术大学是深圳市重点打造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自成立以来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今天,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正式揭牌,对于促进坪山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中心在今后发展中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紧密结合坪山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吸引创新人才,在技术成果转化上走出特色路径,为坪山打造国际一流的高新区和未来产业试验区贡献更多力量。
李勇表示,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深圳技术大学发展,助力学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人才高地。
在揭牌仪式上,阮双琛表示,深圳技术大学对标德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致力于为行业、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学校的重要特点。学校不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面向坪山及周边的企业,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深圳技术大学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立足技术创新、面向行业应用、服务地方发展,围绕新材料与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协同推进技术成果实现资本化、产业化,将为坪山区、深圳市的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深圳技术大学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
深圳技术大学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开展和推进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专利运营管理、大学科技园区、孵化器管理等工作。目前,中心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已有学校各类研究所、研发中心、工作室14间。
中心以学校有重大突破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为基础,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创意设计等深圳重点发展领域的科技需求,建立“突破性实验室体系”,以促进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为目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系统集成,促进重大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中心作为学校成果转化的桥梁纽带和重要支点,将持续稳定支持学校科研人员在本中心进行后续科研和成果产业化工作。中心将努力探索成果转化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协助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产、学、研、资、介等各类创新主体互相融合,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成果转化链条。
先进裸眼3D显示及芯片设计中心主要开展裸眼3D电视机开发制作、2D/3D视频转化算法研究、功能芯片和裸眼3D系统集成设计等工作。中心团队现正进行新一代2D转3D内容转换算法的研究,目标是达到4K60Hz输入的处理速度。
裸眼3D显示器及电视机的屏幕部分称为裸眼3D显示屏模组,模组最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柱状透镜光栅,原理是将带有微米级光学结构的透明薄膜加到LCD显示屏,使光线通过光栅膜的柱状透镜微结构时折射到指定方向,配合3D图像软件的渲染算法形成多个视点,产生立体影像。
裸眼3D显示屏的光学设计,柱状透镜可以是球面或非球面的光学微结构,球面或非球面的面型精度不但影响裸眼3D显示屏画质的优劣,而且直接决定光线能否正确地折射,产生的图像会否出现变形,图像能否正确地以立体方式显示在屏幕上。立体图像不清晰及变形不但影响观众的视觉体验,长时间观看会感到头晕不适,所以设计柱状透镜光栅并非单纯光学设计,而是要考虑立体空间成像的要素。除了柱状透镜的面型,其他部件的参数也必须整体配合。
深圳技术大学先进裸眼3D显示及芯片设计中心在裸眼3D电视机的光栅设计、贴合工艺、软件处理、系统设计方面技术领先,研发出具有28图多视点,超高对比度的裸眼电视机。
团队未来研究计划是将2D转3D内容的转换算法进一步改进,实现实时转换。技术成果会以生产芯片、板卡、裸眼3D显示设备,专利技术授权,政府企业合作项目等不同形式推出市场,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准分子激光器是目前紫外波段输出功率最大的激光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深圳技术大学准分子激光团队拥有长期的准分子激光器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在国内率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系列准分子激光器产品。小功率准分子激光器结构紧凑、重量轻、易集成,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FBG 系列小功率准分子激光器,可用于光纤布拉格光栅刻写、微细加工、精细打标、眼科医疗、光谱分析等。PLD系列中功率准分子激光器,可用于PLD、微细加工、LDP、材料表面处理、激光退火、光谱分析等。
揭牌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人员参观了深圳技术大学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的先进裸眼3D显示及芯片设计中心、准分子激光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心、机器视觉技术研究所等。
编辑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