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特区报的故事 | 一位忠实读者三十三载“特报”情
李锋
2022-04-22 10:09

33年前,也就是1989年的春天,刚刚脱下军装的我来到了深圳。我当时在一家中央电子企业上班,保持着在部队养成的好习惯——再忙,也要买一份《深圳特区报》看看。有时间就细细品读,工作忙就把标题浏览一遍,从这里了解天下事。

其实,我在更早几年前就知道《深圳特区报》。那时,我还在新疆当兵,蛇口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我是汽车兵,趁出车到乌鲁木齐市的机会,我特意到报摊找寻《深圳特区报》。当年,《深圳特区报》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影响,在省会城市报刊亭是可以看到这份报纸的。

到深圳后,我仍然对这份报纸情有独钟,在众多的纸媒中选择了它。没有分配住房时,我天天都买一份;分到住房后,我成了它的长期订户。直到今天,我仍然是《深圳特区报》的忠诚读者。

与《深圳特区报》结下不解之缘,应该是从给报社投稿《扛车上楼为哪般》一文开始。那一年,《深圳特区报》在二版开设了一个新的栏目“我说深圳事”,我按征稿启事要求,把当时市民因自行车经常被盗,而不得不天天扛车上楼一事,写成《扛车上楼为哪般》一文投给了报社。意想不到的是,负责编稿的专栏编辑很负责任,编完稿后他还给我打电话,说以后类似反映市民生活热点难点问题的稿件可多投一些,报社需要、市民需要。从此,我学会了动脑筋、观事物、爬格子,也一直与《深圳特区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成了报社的特约通讯员。

33年来,《深圳特区报》一直是我的精神食粮,也是我的良师益友。读报无疑是获得知识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渠道。《深圳特区报》作为国内一流的有影响力的大报,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非常丰盛的文化大餐,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喜好读者的各种需求。

我对《深圳特区报》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一天不看就会感到缺了点什么,它不仅成为我获取知识的最常用、最简单的工具,而且我也因为每天阅读,养成了评报的习惯,时不时对报纸进行评头论足。

我记得有一回,读《深圳特区报》的评论文章感觉写得特别棒,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我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一气呵成写了一篇评点特区报评论的文章,被特区报办的内部通讯所采用;还有一次,我针对特区报体育新闻版当时出现的差错,写了一篇批评稿,想不到报社很重视,很快批转到报社各部门传阅。我当时想,特区报面对揭短,敢于主动亮丑,勇气可嘉,这样的报纸会得到更大发展的。

作为特约通讯员,我一点也不敢怠慢,尽心尽力,不断向报社投稿,及时报道社会上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及时反馈市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一次,为了把一家企业的相关报道及时送到报社,在深南大道被管制禁行的情况下,我步行一个多小时连夜赶到报社,把稿件交到夜班编辑手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有了回报。几十年来,我每年在特区报上刊发稿件几十篇,最多达到六七十篇,8次获得报社优秀通讯员一等奖,还是该报全国有奖征文的特等奖获得者。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的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我搞好企业宣传、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我多年来在各种媒体发表不同体裁的文章1000多篇,得到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交口称赞,也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我20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三次被授予“驻深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1998年至2002年,先后被授予“深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深圳市优秀学习秘书”“广东省优秀基层宣传干部”等荣誉称号。

三十三载难于割舍与《深圳特区报》的情缘,风雨同舟,一路相伴。现在,我虽已退休闲居,但我仍会关注这一份对我而言有着特别意义的报纸。

(原标题《三十三载“特报”情》)

编辑 (冻结)吴徐美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