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社|反制“摸鱼”岂能缘木求鱼

赵志疆
2022-04-21 10:00
摘要

其目的是要检查当天手机各类App的消耗电量,不让员工刷视频、玩游戏

近日,武汉一网友发文吐槽称,领导发布群公告,要求员工下班前将手机电量消耗截图私发检查。其目的是要检查当天手机各类App的消耗电量,不让员工刷视频、玩游戏。

工作期间“摸鱼”,自然是一种不太光彩的职场行为。为了防止员工“摸鱼”,不少企业管理者费尽心机,抛出一个个脑洞大开且令人哭笑不得的“创意”:有的企业限定上厕所时间,有的企业检查员工手机流量。如今又来检查手机剩余电量,已是令人见怪不怪。

显而易见,要想防止员工“摸鱼”,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加强动态监管。而如果动态监管措施足够完善,检查手机用电情况岂非多此一举?为了防止少数人“摸鱼”,就要求所有人展示手机使用情况接受检查,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有罪推定”,也是对个人隐私权的粗暴践踏。

“检查手机电量”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管理方式,注定收效甚微。那为什么有些企业还非要这么去做呢?窃以为,相比起实际管理效果,那些企业的管理者最看重的也许只是管控本身的过程,那种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令他们更有满足感、安全感。

问题是,企业管理不是家庭教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也不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职场中,“摸鱼”是一种消极的抵抗,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积极的管理。只有查明“摸鱼”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方案。如果工作环境太压抑,就应该提供舒缓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工作安排不合理,就应该及时调整分工和内容。罔顾员工的心理需求与工作实际,各种异想天开的“反制”措施,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消极管理——无论结果怎么样,反正我尽力了。

“摸鱼”的方式有无数种,企业管理不可能一劳永逸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兼顾员工的心理需求与企业的管理效率,才能找到双方的最大公约数。形形色色缘木求鱼式的管理创意,注定南辕北辙徒增笑料。

(作者系知名评论员)

(原标题《反制“摸鱼”岂能缘木求鱼》)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新闻网-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