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创新诗经文化?这场研讨峰会提出诸多建议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姚卓文 通讯员 唐文 陈秋怡 黄翔宇
2022-04-06 21:00

日前,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深信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诗经文化)主办的首届《诗经》文化教育研讨峰会面向全国召开。来自北京、上海、西安、河北、河南、深圳、湖南、云南、广西、台湾等地30名政校行企的领导、学者、企业精英、行业大咖齐聚“云端”,共话诗经文化的传承创新。全国各地130多所学校超5000名师生、诗经文化爱好者在主会场或分会场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观看、研讨。


王晖校长与企业签署文化合作协议

服务社会,根植诗经文化深厚土壤

诗经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探索政府、学校、社会共建共享的文化传承长效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学校传承、服务社会、助力企业。深信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晖认为,传承创新需要聚众人智慧,经纬文化发展,厚植文化土壤,强化社会实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会上启动了“温暖一平方”项目,该项目由中国青年报社与深信院共建,旨在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通服务青年“最后一平方”,做实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学校还与深圳大海智慧文化教育有限公司签署了“鹏城文化工匠 赋能湾区产业”合作协议。此外,深信院公布了2022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诗经文化传承分基地名单。

王向辉教授分享《诗经的创意实践与思考》

传承创新,重构诗经文化发展理路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超越的精神源泉,激励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革新。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教授潘富俊左手文学、右手科学,主讲《诗经草木述》,将文学与自然科学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赏析诗经文化增开了一扇视窗。西安师范大学教授王向辉讲述未来社会精神需求向往的唯美画卷、诗意的生活。他以西安诗经里小镇、邯郸市诗经文化公园为例,阐述诗经文化与现代文旅的内在逻辑,当在诗经里,咏归最美时,满足新时代人们对诗情画意生活的追求和体验。毕业于复旦大学的林栖老师用哲学思维、解构主义方式重塑诗歌内涵,涵泳古老诗歌之美,欢乐却不肆意,哀伤却不极端,正是远离浮躁、重获力量的解药。广东软件学院教师谢丽娜分享广东省弦歌教育学会通过弘扬优秀的古典诗词和音乐文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弦歌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做法。

云南省曲靖市工商学校分会场

以诗育人,推进诗经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事业

以文化人,以诗育人,以美育人。传承创新诗经文化的内涵价值和传播形式意在引领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中国智慧,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信院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诗经文化)教师毛玲分享了学校“文心+匠心=育新人”文化传承育人理念,构建“诗经+”全方位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育人体系,完善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大思政深信院文化育人模式。云南省曲靖市教育体育局全力搭建起文化传播的桥梁,组建8所诗经文化分基地建设;河北省分基地河间市第十四中学校长方虎彪介绍了河间市第十四中学把打造诗经特色校园纳入办学体系,学校将传承诗经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紧密结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中国合唱协会指挥委员会副主任王军阐明音乐作为传播的媒介,对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深信院副教授蒋波分享了《诗经》音乐的创作历程,表达多维度弘扬诗经音乐的愿景;此外,深圳市福田区梅山中学教师柏华、北师大南山附校教育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师程娅等人分享了创新新时代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形式、方法及创新成果。

首届《诗经》文化教育研讨峰会圆满落幕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深信院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诗经文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办好《诗经》文化教育研讨峰会,以《诗经》为小切口,共同书写文化强国这篇大文章,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姚卓文 通讯员 唐文 陈秋怡 黄翔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