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寄哀思 深圳市红十字会开展缅怀人体器官捐献者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王宇琳
2022-04-04 22:03

清明时节,为缅怀和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倡导良好社会新风尚,提倡文明、绿色、低碳、安全祭扫活动,深圳市红十字会开展了“生命的意义·云端寄哀思——深圳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系列活动”,向捐献者表达哀思。

从3月23日起,市红十字会多次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云”缅怀指引,倡导捐献者家属、志愿者、医学生及广大市民到“云思苑”进行缅怀纪念活动。2010年5月,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网上墓园“云思苑”正式启用,市民及捐献者家属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通过在“云思苑”发表追思留言和纪念文章等方式缅怀祭奠捐献者。

医生在“云思苑”向器官遗体捐献者表达哀思和缅怀

由于一些捐献者家属家里没有电脑或不会使用电子设备,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小部分家属进行入户指导,与捐献者家属共同进行“云缅怀”。深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英姬和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爱心大使洪涛也与家属们一起在“云思苑”缅怀捐献者,向捐献者致敬,并对捐献者家属进行关爱慰问活动。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小部分家属进行入户指导

张英姬表示:“器官捐献者大爱无疆,对他们及其家属应该多给予人文关怀。尤其是对于捐献遗体的志愿者家属来说,网上墓园给了他们一个寄托哀思的空间。”

疫情虽隔断了空间的距离,却无法切断我们对捐献者共同的思念与崇高的敬意。器官捐献者家属们在缅怀时准备了亲人爱吃的水果、菜肴,“我爸爸去世前牙齿不是很好,最喜欢吃这种炖的软烂的猪脚”,“爸爸,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妈妈,我觉得你没有走远,你还在我们心中”。一道道饱含记忆的菜肴,一句句满含深情的话语,是器官捐献者家属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器官捐献者俞卓勤的老伴(左)和女儿(右)为他准备了炖猪蹄和白切鸡

器官捐献者罗莹哲的母亲罗筱卿常常在“云思苑”上给儿子留言,她表示,这种云上缅怀的方式,可以很方便的让她和其他器官遗体捐献者家属随时随地缅怀亲人。

器官捐献者罗莹哲母亲在“云思苑”的留言

在特殊时期,我们通过云上缅怀的形式一起为捐献者祈福,为那些将生命希望传递下去的逝者表达无尽的哀思和缅怀,也传扬器官捐献者的大爱精神。截至2022年3月31日,深圳市红十字会已成功帮助 1330人身后捐献眼角膜,613人身后捐献遗体,602人捐献多个器官,累计有6万人登记了器官遗体捐献志愿书。

延伸阅读

l 宋云芳1933年12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馆陶县西河寨村,2022年2月8日因病离世捐献角膜、遗体。她于1949年5月15日入党, 终身从事医务工作,为党为人民服务了一辈子。

l 曾斌斌是一名老师,于2018年1月12日因癌症离世,妻子和女儿悲痛之余捐献了他的角膜和遗体。时隔4年,家属已慢慢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女儿佳惠长大了许多,乖巧懂事,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l 2022年2月25日,88岁的俞卓勤离世,家人遵从他生前的遗愿将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俞卓勤的女儿说,父亲性格热情、乐于助人,很得乡里乡亲和孩子们的喜爱。

(原标题《“爸爸,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他们在云端缅怀和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

编辑 (冻结)吴徐美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王宇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