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深圳保险业多点发力共履社会责任

读特记者 张程 文/图
2020-07-08 21:29
摘要

7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记者近日走访我市各大险企了解到,为更好向公众普及保险知识,持续提升行业形象,深圳保险业正线上线下齐发力,以科技为抓手不断提升消费者服务水平,积极履行行业社会责任

7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记者近日走访我市各大险企了解到,为更好向公众普及保险知识,持续提升行业形象,深圳保险业正线上线下齐发力,以科技为抓手不断提升消费者服务水平,积极履行行业社会责任。            

传统险企加速科技布局            

日前,由中国人寿深圳市分公司(下称深圳国寿)举办的“企业开放日”在福田区中国人寿大厦举行,共20位深圳市民受邀走进这家金融央企的在深机构进行参观体验,深度体验了该公司以科技赋能,为消费者提供的众多场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项目。            

“科技的进步使保险公司的服务越来越丰富多元、方便快捷,作为保险消费者,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些变化带来的便利和安心。”一位受邀市民在参观后如此说道。            

“保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已成为更多民众为自己和家庭建立风险屏障的首选金融工具。”深圳国寿党委书记、总经理金艳向记者表示,在深圳这片改革与创新的热土上,该公司将充分运用起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科技赋能保险全价值链,为深圳消费者带去更便捷、惠民的保险服务。            

结合当前深圳抗击疫情的实际情况,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则组织起员工,分别进入学校、社区、机关和企业等,宣传保险科技应用,对于直升机救援、空间建模、无人机和红外检测等保险科技应用进行推介,并向企业赠送科技防灾减灾物资。            

“线上服务能力的提升,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将保险科技真正融入到行业发展和群众实际生活中来,有助于保险业塑造更加良好的形象。”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说。            

消费者应培育风险意识            

保险科技加速向保险行业渗透,成为塑造保险全新业态和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这一风口下,不少消费者开始关注起互联网保险,与传统险企相比,其快速、简单、扁平化的操作优势受到一些新生代消费者的偏爱。            

借着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这一契机,8日,总部位于深圳的慧择保险网旗下奇点保险研究院发布了《慧择2020保险消费指数报告》,向公众普及保险知识、探讨保险新消费风向。            

报告指出,在重疾险的保障功能中,重大疾病多次赔不分组、恶性肿瘤多次赔付、心脑血管重疾二次赔是如今消费者最关注的三个保障;健康险方面,由于其附加的健康管理服务较难得到消费者认可,因此,保险业发展的一大方向在于把重点从病后理赔逐步向病前干预、病中管理转变,实现管理式医疗。            

尽管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越发深入,但一些针对保险消费者的权益侵害现象也不时发生。例如,最近通过“恶意投诉”、“钓鱼维权”等形式开展的代理退保黑色产业链,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也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代理退保”个人或机构在代理投诉全额退费时可能造成消费者贷款逾期、保费断交等合同违约,同时,这些个人或机构为达目的,不惜教唆、指使、诱导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消费者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使这些消费者或将面临被诉讼或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            

对此,众安保险相关负责人提示消费者,要防范“代理退保”风险,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们将采取更多科技手段,对代理退保行为进行事前识别和拦截,实现保险销售可回溯管理,并且加大对恶意退保风险的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使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张程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