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由南山区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协会、沙河 • 尚护河U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与青少年科学兴趣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一期Science公益沙龙-青少年生态科技人才培育专场第十、第十一次讲座在沙河•尚护河U站成功举办。
本次沙龙分别以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湿地概况和科学小研究为主题,邀请了高级中学教师蒲颖、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与环境教育部主任陈威及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专家杨金铭院长等学者专家,带领学生用科技的手段去做创新的生态环保。寒冷的雨天也阻挡不了同学与家长的热情,大家在实践过程中拓展绿色生态科技环保新思路,不断激发自身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
你知道红树林有哪些红树植物和鸟类?
深圳湾沿岸,很多地方滩涂裸露,我们应该人工栽种红树吗?
带着对这些生态问题的思考,热爱自然观察和生态旅行的博物者蒲颖老师带领在座的各位学生与家长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建设和保护开展了实践性学习。
“我看见了红嘴鸥!”“老师,这边有大白鹭!”“快看,这是赤颈鸭!”学生们好奇地通过望远镜在大自然中亲身体验、观察、求知,从自然教育中激发青少年科学潜能,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
科学研究并不是遥不可及。陈老师根据学生所提的项目研究课题进行指导修改,鼓励大家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树立科学精神。学生们对于自己接下来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有了新的思考与启发,明确了掌握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本身更重要,为成为小小科学家而不懈努力!
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专家杨金铭院长为大家介绍了当今世界前沿科技—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进步的关系,围绕 “人工智能是否能超越人类”与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如何站在世界科学前沿思考,从人工智能发展与学习初心的角度去理解“双减”政策,对自己的科学兴趣有更深入的认识,是同学们最大的收获。兴趣发现是青少年人生梦想发展的第一步,杨院长将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趋势相衔接,为在座的高中生及家长们指明了未来发展道路。
据悉,"Science兴趣发现公益沙龙"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每个同学主动去求知、探索,在实践中产生自身的爱好。
(原标题《趣味大沙河观鸟,打开青少年科学研究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