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灸"疗法越来越受到深圳市民的青睐,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7 月 5 日在门诊举行"三伏天灸"大型义诊活动,广东省名中医、北中医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胡世平教授、广东省名中医查和萍教授带领治未病专家为市民辨体质、提供冬病夏治建议。
三伏灸是指在"三伏天"贴灸,因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通过刺激经络从而达到预治疾病的目的。
胡世平介绍,新冠肺炎疫苗上市之前,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如何提升自身免疫力是关键。为更好地推广中医治未病和规范三伏灸技术,龙岗区 2020 年为全区 100 多家基层社康中心配置统一的三伏贴,让市民更方便和更便宜的享受到这项"冬病夏治"服务。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治未病学科带头人王进东教授介绍,三伏灸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之一,其在一年当中阳气最为亢盛的时间,机体腠理开阖,辅以隔姜灸和中药贴敷,可起到温阳利气、扶助正气的作用,对呼吸、消化、肢体经络、妇科杂病、过敏性疾病等有确切疗效。但是三伏灸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贴,阴虚和湿热体质贴三伏灸犹如火上浇油,盲目选择三伏灸反而适得其反。所以李主任建议市民们最好先辨体质再贴三伏灸。
"医生,我适合做三伏灸吗?"在义诊现场,这是市民问的最频繁的问题。治未病科主任、体质调理专家李芳莉给出的建议是:先辨体质再贴灸。李芳莉表示,三伏灸所用都是性辛温阳的药物,对于寒性体质效果很明显,但是体质湿热的人一旦贴药,就像火上浇油。这也是中医所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人的体质分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等九种,根据医生诊断来辨别体质,从而进行个体化诊疗,才能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医生表示,适合贴三伏灸的人群主要是以下五类:呼吸系统患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咽炎、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消化系统患者如慢性胃炎、腹泻、结肠炎、胃痛、小儿厌食、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运动系统患者如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虚寒性关节炎,肌肉疲劳等;妇科疾病患者如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宫寒、痛经、产后身痛等;预防保健,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亚健康状态。
儿童也可以贴敷三伏灸,李芳莉强调,尤其是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可以通过三伏灸冬病夏治的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但是要注意,由于婴幼儿皮肤较细嫩易灼伤,建议二岁以下婴儿慎行天灸治疗,如个别婴幼儿因病情需要行天灸治疗者,建议贴药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除此之外,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内脏疾病患者,孕妇、出血病证、新近外感发热和阴虚发热等发热患者,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不建议贴敷三伏灸。
据了解,北中医深圳医院的三伏灸将于 7 月 6 日正式开始,伏前贴时间为 7 月 6 日至 15 日,初伏贴为 7 月 16 日至 25 日,中伏贴为 7 月 26 日至 8 月 4 日,中伏加强贴为 8 月 5 日至 14 日,末伏贴为 8 月 15 日至 24 日,一般贴敷三 - 五次,市民可在治未病科、针灸科、推拿科、儿科及护理门诊贴敷治疗。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