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推窗见绿 开门见园 四季见花,深圳市民乐享“绿色福利”

读特记者 文灿
2020-07-05 07:56
摘要

推窗见绿 开门见园 四季见花

深圳湾畔,白鹭游弋,大人和小孩在草地上嬉戏,微风轻拂带来芬芳的花香……生活在深圳的市民既能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四季见花,这是深圳市民共享的“绿色福利”。

今年4月,在宝安中心区各处公园鲜花竞相开放,市民如在画中行。(资料照片)

经过三年努力,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取得显著成绩。2017-2019年,深圳种植观花乔木13.9万株,建成花景道路60条、花漾街区222个、街心花园444个,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090个,提前实现“千园之城”目标。建成大沙河生态长廊、淘金山绿道、诗园、礼园、梧桐山毛棉杜鹃花海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项目,高标准举办市级迎春花市以及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花城建设初见成效,三年搭建框架目标基本实现。

“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绿道,空气好、风景好。”市人大代表朱秀兰登上龙华区环城绿道高处的二层观景平台说。作为一名徒步爱好者,朱秀兰走过深圳大大小小的30余条绿道。

据了解,深圳建成绿道总长2448公里,平均密度超过1.2公里/平方公里,建成绿道无缝连接的“公共目的地”382个,形成以区域绿道为骨干,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为补充,结构合理、衔接有序、连通便捷、配套完善的绿道网络体系。

自然生态的淘金山绿道,凸显城市森林和活力四射的大沙河生态长廊滨水绿道,“环山贯水、串景连园”的龙华环城绿道(大水坑段、羊台山段),光明马拉松山湖绿道(一期),海贝湾绿道等绿道,品质高、景观佳、可达性好,深受公众青睐。

截至2019年9月,深圳总共建成各类公园1090个(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提前一年实现“千园之城”建设目标,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7%,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

从2006年开始,深圳精心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建设体系,确保市民居住地2公里范围内,有园林小游园或社区公园;5公里范围内有休闲游览的大型城市公园;10公里范围内有供市民回归自然和登山锻炼的郊野公园。

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满是各种“鲜花大道”的美图。

每年冬天,南山区登良路上,红花玉蕊、美丽异木棉和宫粉紫荆竞相开放,令人目不暇接;龙华区澜清一路1.1公里的宫粉紫荆,花浪起伏仿佛一条粉色的河……四季花繁似锦,道路七彩凌空。深圳的花卉景观大道不仅仅止于花,在成千上百种植物的簇拥下,有的道路绿化带俨然变身一座植物园。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文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