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龙华助力高水平建设公园城市
2022-11-02 17:15

近10年来深圳将公园建设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工作来统筹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的5个公园,到截至2020年底,深圳已建成各类公园1206个,总面积447.31平方公里。深圳已实现千园之城建设目标,并向“公园城市”的目标愿景迈进。

2017年行政区成立以来,龙华区以打造“公园之城”“著名花城”为引领,加快公园建设速度,公园总数从114座增至目前158座,逐步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及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品质要求提升,单一、均质化的公园建设难以满足其精神需求,此时,利用城市边角“零碎地”的小型特色公园建设成为应对城市绿地空间不足、盘活低效空间、丰富生活方式的积极尝试。

率先在核心城区,试点探索小型特色公园规划建设

近日,笔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获悉,民治、龙华街道小型特色公园规划研究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本次研究着力探索小型公园的开发利用及特色营造路径,在民治、龙华街道范围内“新建一批,优化一批”小型特色公园,以优化片区的公园网络空间体系,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典范,支撑“品质龙华”建设。

小型特色公园主要为市民提供日常交往、文化活动、休闲娱乐、锻炼健身的空间载体,一般贴近居民生产和生活空间,步行10-15分钟可达,在建设标准上对标社区公园相关规范,面积介于0.1-5公顷之间。根据《深圳市社区公园建设标准》,小于0.1公顷的一般结合周边环境,作为街旁绿地或带状公园,大于5公顷的则宜作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

通过在民治、龙华街道试点地区,探索小型特色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品质,补齐民生设施短板,并以此为样板向全区推广小型特色公园规划建设。

落实公园行动部署,创新“公园里+”建设模式

近几年,深圳将公园建设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工作来统筹推进,深圳将从“城市里的公园”发展为“公园里的城市”。

据悉,此次研究根据小型公园的概念与特点,以地块为宽度不小于8米,人均用地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服务半径300-500米的公共绿地为小型特色公园重点研究对象。同时聚焦于为居民提供户外休憩、运动和观赏等活动空间的“口袋公园”、“微绿地”,致力于使居民不仅能“推窗见绿”,远观青山翠岭、碧水蓝湾,又能“开门进园”,在家门口尽享多彩园景,聆听大自然的鸟叫虫鸣、赏荟萃芬芳。


补齐短板+优化提升,优化小型特色公园布局及建设

通过闲置边角地复绿、桥下灰色空间应用、公共空间公建共享等方法,充分挖掘潜力空间,以见缝插绿、城市更新等方式,增补社区公园,提升公园500米服务覆盖率,提升社区居住品质。同时,探索鼓励利用市政、文体、学校、商业、办公等功能空间复合建设点状“类公园”,引导“类公园”分时段共享,提高可达性。

接下来,研究还将积极吸收各方意见,完善民治街道、龙华街道小型特色公园规划实施研究,推进小型特色公园建设的宣传推广和引导落实,为促进小型特色公园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决策参考。(张成琳)

 编辑 林巧怡  二审 张萌 三审 王越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