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打电话要说啥?这十几组小候鸟家庭这么说……

读特记者 岑志利 罗莉琼 通讯员 简洁 文/图
2017-08-19 20:36
摘要

据了解,海钜信达与幸福家家庭研究院将在8月底共同推出“爱在通话中,心不再留守”小候鸟家庭来电指南,该指南内容为专业、实用的通话指导,让家长了解与远方孩子通话中“应该聊什么”“少说什么话”“说什么才走心”。

“作业写完了吗?”“考试考了多少分?”这是父母给留守儿童打电话时最常说的两句话。19日下午,深圳市海钜信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钜信达)主办的“爱在通话中,心不再留守”小候鸟家庭来电工作坊在深圳东海国际中心举行,幸福家家庭研究院督导雷蕙而老师在互动和游戏中为小候鸟家庭打开一扇窗,教给父母们如何通过电话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让孩子的心和爸爸妈妈贴得更近。

结束无效沟通 远方也能陪伴

19日下午,海钜信达举办的“爱在通话中,心不再留守”小候鸟家庭来电工作坊迎来了十几组小候鸟家庭。长期从事儿童心理辅导工作的雷蕙而老师对此次活动十分支持。“今天能与孩子们一起来到现场的父母都是值得称赞的,因为留守家庭的空间距离在短时间内很难跨越和打破,而这些家长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孩子的远程沟通可能是重复且无效的,而且可能会让孩子慢慢开始排斥或逃避,所以他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专业的指导,改变与孩子沟通存在障碍的状态。”

活动一开始,蕙而老师便邀请家长和孩子上台通话,一名小男孩睿睿在电话一头迟迟不开口,电话另一头的妈妈主动地向孩子告白:“儿子,妈妈想你……”5岁的睿睿几次欲言又止,灿烂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直到眼泪淌过了笑脸。睿睿说:“我不想让妈妈担心,妈妈是为了我。“而在角色互换的活动中,坐在地上的父母面对着站立的孩子,孩子叉腰黑脸并指着家长说:”我这样做是为你好!“不少家长都沉默了。

“其实,参加此次活动的孩子们也都怀着同一个心愿,希望每年接到爸爸妈妈的近百个电话不再是同样的提问、同样的训导和同样的斥责。相信今天的活动会给家长们带来一定的启发。“蕙而老师表示。

倾听孩子心声 拉近心的距离

海钜信达一直在公益领域默默作出企业力所能及的努力,对儿童群体的帮助也尤为重视,提出了“care for children”的公益理念,开展了资助贫困山区儿童行动、为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孩子提供义务服务等。留守儿童群体也是海钜信达董事长耿延超一直关注的,“我们期望着眼于未来,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圳是个移民城市,许多外来建设者为了城市的建设,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乡由老人抚养,每逢暑假他们从家乡来到深圳,这是深圳的小候鸟现象。希望通过我们企业的绵薄之力,如邀请专业的老师给大家指导,海钜信达义工队进行协助,给孩子们日后的成长带来长期并且直接的正面影响。”

据了解,海钜信达与幸福家家庭研究院将在8月底共同推出“爱在通话中,心不再留守”小候鸟家庭来电指南,该指南内容为专业、实用的通话指导,让家长了解与远方孩子通话中“应该聊什么”“少说什么话”“说什么才走心”。该指南线上线下将同时发布,届时大家可通过海钜信达官方微信获得线上指南,通过专业的学习与孩子的心靠得更近。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岑志利 罗莉琼 通讯员 简洁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