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是进化给人类的宝贵礼物
邓新华
2022-01-18 11:03



同情心是理解经济学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那是完全无法理解经济学的。但有了这个基础,也还需要加上缜密的逻辑推导才可以真正理解经济学。

防疫形势下,某些地区出现居民生活困难的情况,是很正常的。陷入困境的居民,往往会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希望引起关注,使问题得到解决。但同时也会有人指责这些居民,为何要发出“负能量”的信息?

这是很令人惊讶的。要知道,你眼里的“负能量”信息,对于陷入困境的居民来说,那可是能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正能量”信息。因为,生活困难本身,是最大的“负能量”,而发出信息解决困难自然是趋向“正能量”。如果不把那些信息传递出去,他们就会一直陷在生活的“负能量”里。

经济学上,对信息的价值是极为强调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人们误以为西红柿有毒不能吃,直到有个画家忍不住吃了一口,人们才发现西红柿美味又营养丰富。这么一个信息,使得西红柿成为世界最为普遍的食物。

按理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知道信息的重要,但为何在上面的例子里,却一反常态呢?原因之一,是缺乏同情心。所谓同情心,是把自己代入对方的处境,以理解对方的痛苦、煎熬。同情心是进化给人类的宝贵礼物。正是因为有了同情心,人们才能够合作,市场才得以发挥作用。

同情心不仅有利于别人,也有利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缺乏同情心的人,和周边的人相处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一个人不能理解别人,又怎么去跟人合作呢?可是,当抽离了日常生活的熟悉背景之后,在群体心理之下,许多人失去了这种同情心。他们不再能够把自己代入到对方的情境中,却为了某些虚幻的概念,指责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

这并不是普通人才犯的错误。即便是专业的经济学研究者,也经常会犯这种错误。因为经济学的问题,对抽象的逻辑思考要求非常高。如果同情心不够,就会在推导的起点上就开始出错。例如,在房价问题上,许多学者就不能代入普通人的视角去思考。当房子的流动性下降,房子的价值就会下降,这个下降,对富人、普通人来说,是一样的。对于同一套房子,当它的流动性受限时,富人出价固然会降低,普通人的出价同样也会降低。

因为,普通人的现金相对富人更少,就更为珍惜现金。当房子流动性下降得那么厉害,普通人更加不敢拿现金去冒险,会继续住得狭窄一点。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对吧?实践中,由于流动性下降,房价下降,确实也没有出现普通人的购房潮。但是很多学者不懂得这样代入普通人的视角来思考。他们以为,限制房子流动性,仅仅是富人会减少购房意愿,而普通人不会,所以限制流动性来降低房价,就能让普通人轻松愉快地买房。他们不懂,当房子的流动性下降,其实普通人的购房意愿下降得更厉害。所以,如果他们具有足够的同情心,能够代入思考,就会明白,解决普通人买房难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土地供给、增加普通人的收入。

可以说,同情心是理解经济学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那是完全无法理解经济学的。但有了这个基础,也还需要加上缜密的逻辑推导才可以真正理解经济学。

(作者系经济学者)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