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修复师有多野?全世界文物保护者都被这帮人搞秃了头

SME科技故事
2020-07-03 18:11
摘要

“修复翻车”合集

据一周前的《卫报》(The Guardian)报道,又有一幅17世纪的圣母玛利亚画像惨遭“损毁性修复”。

那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人艺术收藏家的藏品,他被收取了1200欧元(约9500人民币)的修复费用,对方声称他们可以清理和修复这幅古画。

这幅画作最初的版本是由17世纪著名的巴洛克艺术家埃托万·穆里洛(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创作的,受损的画作是他同时期画下的另一副本,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及历史价值。

《圣母无染原罪》(Imaculada) Murillo原作品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负责修复这幅圣母画像的人竟然是家具修复师。在第一次修复尝试看起来明显失败后,这位业余修复者不甘心地进行了第二次尝试——然后就成功彻底毁了这幅画。

这幅“圣母无染原罪”的画作原为圣母玛利亚的全身肖像。她身穿白色和蓝色的长袍站于云端,脚下是一群小天使。当玛丽亚仰望天空时,她精致的脸上带着充满希望的神情。

私人收藏家手中的副本画作原作貌

然而,经过拙劣的一番“修复”后,圣母玛利亚变得面目全非。第一次修复后,她头发的细节尽失,脸部轮廓也变得像《呐喊》中的幽灵一般。更糟糕的是,整个画面的立体感都被抹去了,她的五官变成了平展的儿童绘画模样。

第二次修复后,她的脸又完全变了——这次她的脸变得看起来像个恶魔。我们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私人艺术品收藏家会将其艺术品委托给业余人员进行“修复”,而且在第一次修复失败后还给了他们机会进行第二次破坏。

原作-第一次修复-第二次修复后对比图

但不幸的是,根据艺术专家的说法,这种事件在西班牙并不罕见。在这件事情发生后,他们终于忍无可忍地联合呼吁西班牙现行法律进行改革,帮助艺术品文物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

加利西亚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学院的教授费尔南多·卡雷拉(Fernando Carrera)表示,这起案件再次证明了艺术修复工作应该也只能由受过充分训练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这才是合法合规的操作。

“你能想象一个任何人都可以给别人做手术的世界吗?或者不用药剂师执照就可以随便开危险药品?或者请一个不是建筑师的人来建房子?”卡雷拉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让不专业的人修复艺术品就如上述这些极端的例子一样不合常理。

中国类似的“修复翻车”案例

“我认为这个人或这些人根本不配被报道称为‘修复者’。实话说,他们就是一群笨蛋。一群摧毁了艺术品又把事情搞砸得无从收拾的‘破坏者’。”

目前西班牙法律并不要求艺术品修复工作必须由有资质或受过培训的艺术品修复人员来完成,这意味着任何能拿起清洁工具的普通人都可以合法地“美化”艺术品。对于一个拥有跨越几个世纪的丰富艺术历史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尤其麻烦的问题。

2018年被修复坏的另一尊西班牙雕像 图片依次是原作-修复坏的-专家重新抢救后的

由于西班牙法律的这个漏洞,艺术品修复与保护者协会(ACRE)的副主席玛利亚·博尔雅(Maria Borja)斥责这种“修复”应该被算作蓄意破坏,并表示此类事件比人们想象中普遍得多了。

“我们只有在这些事件被捅上新闻或者社交媒体时才发现它们,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未经训练的人弄坏了艺术品都只会把事情掩瞒起来。”被“毁容”的圣母玛利亚画像只是幸运地偶然被发现并通过网络传播到全球而已。

其他艺术品修复工作出现严重失误的案例还包括2018年对Ranadoiro教堂雕像的“修复”工作,直接导致这尊15世纪的艺术品变成了难看的圣诞装饰物。

2018年被修复毁了的西班牙教堂雕像

2018年,西班牙一家教堂的一组15世纪木雕被一位业余修复师涂上了艳丽的色彩。这件艺术品原属于西班牙北部EIRanadoiro农村社区的一个小教堂,是一件包括了圣母玛利亚、圣安妮和婴儿耶稣的雕像。

据BBC报道,负责这项“修复工作”的是教堂教区居民玛利亚·路易莎·梅内德斯。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一直都很喜欢做修复工作。这些人物真的需要涂上好看的颜色,邻居们都很喜欢我涂上的色彩……”

尽管梅内德斯兴致勃勃且信心满满,但有关部门很快就对她的修复工作提出了批评。西班牙艺术保护协会(ACRE)的阿克哀叹这些事件是“对我们国家的持续掠夺”,也有教育从业者抨击梅内德斯的行为“是复仇而不是修复”。

2020年6月西班牙阿鲁卡斯圣胡安教堂的雕像也被曝出“毁坏性修复”

而最著名的例子还是2012年在西班牙东北部蒙卡约山脉的一个小教堂里,一副有百年历史的耶稣基督画作不幸在“修复工作”中受损。但这个故事可就有趣得多了。

2012年夏天,虔诚的教区居民塞西莉亚·吉米内斯(CeciliaGimenez)注意到教堂墙壁上一副耶稣像开始渐渐脱落、褪色。当时已经81岁,在这里过了一辈子的她十分痛心,于是决定为它涂上新的色彩,“重现神圣的面容”。

但她的工作还没完成,当地历史协会就愤慨地在网络上张贴出这幅画的前后对比照片。这些照片迅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网络消息,而修复中的耶稣像则被网友戏称为“猴子基督”或“土豆基督”。镇上人们的骂声和媒体的压力让这个老人家恐慌得茶饭不思。

当年风靡一时的“猴子基督”

但事情很快出现反转。

人们对虔诚老人家的一片好心更具宽容,而且大量的游客涌入到这个本来没什么人的小镇打卡观光。这起事故很特殊地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甚至喜欢绘画的老人家也成了一个“波普艺术偶像”。

尽管如此,西班牙修复与保护协会的主席安娜·加兰·佩雷斯(AnaGalanPerez)依旧想提醒所有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但同样也是一次失败的不幸修复,同样是对西班牙历史文物、艺术品的破坏。”

艺术文物部门在“网红”现场补上了原貌与“正版修复效果”的知识科普

我们只希望经过从“猴子基督”到“恶魔玛利亚”这种种修复事故的提醒,人们对艺术品的保护意识能更加进步,相关法律也能更加完善。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