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1.7℃,他们在深圳全城搜寻流浪汉

记者 盛佳婉
2016-01-25 22:59
摘要

1月24日,深圳记录到最低气温1.7℃,为建特区以来的最低值。这天夜里,有这样一群人,在城市的各个天桥和桥洞里穿梭,寻找仍未进入救助站和临时避难所的流浪汉,把他们送到温暖的地方御寒。

1月24日,深圳记录到最低气温1.7℃,为建特区以来的最低值。这天夜里,不少小伙伴躲在被窝里在发朋友圈说“冷得睡不着”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在城市的各个天桥和桥洞里穿梭,寻找仍未进入救助站和临时避难所的流浪汉,把他们送到温暖的地方御寒。

这是“情暖鹏城”专项行动。从1月20日气温骤降开始,深圳市民政局联合市、区、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市救助站,专业社工等组成综合服务队,对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说、引导,让他们到救助站避寒,确保生活无着落的他们及时得到救助,不发生人身生命安全。

时间:24日23时

坐标:福田区新洲南天桥上

图一

经过反复劝说后,流浪的小伙最终答应到救助站避寒。读特记者 盛佳婉 摄

夜已深,新洲南天桥上几乎没有了过往的行人。天桥上的寒风尤其凌冽,人们站上去直想打哆嗦。在这里,大家发现了第一个流浪汉。

这是一个年轻小伙,长得还帅帅哒。看到他穿得比较单薄,捐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赶紧递上了军大衣和新鞋;社工给他倒了热水,泡了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

这个流浪者告诉大家,他是陕西人,今年30岁。几年前来深圳打工,2014年丢了身份证,三个月前又没了工作,这些天一直在天桥上睡觉。他说,这两天不断有人劝说他去救助站,但他不愿意去。他说有好多老乡都在附近,他都不愿意去打扰,不想去麻烦别人。“你看,这两天还有人给了我个厚被子,我不冷,都习惯了。”

出于人身安全考虑,工作人员对他进行反复劝说,最终他答应跟随工作人员到救助站避寒。社工表示,将为其链接资源,帮助他再次就业。

时间:24日23时20分

坐标:福田区新洲南天桥下面

天桥下的三角区域是个天然的避风港,一位流浪者便栖息在此。但这个地方同时是绿化带,连日下雨,泥土地非常潮湿,流浪者在地上铺了层塑料纸,盖了两个被子,和衣躺下。

这位流浪汉约莫40多岁,看到他后,社工赶紧递上了热水。可无论大家怎么跟他交流,他始终一言不发。据城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位流浪者也曾被反复劝说到救助站或临时庇护所,可他始终不愿意过去,只能为他送上御寒的棉衣棉被。

经过半个小时的劝说,大家告诉他,天桥上的同伴也一起去救助站,他才终于答应。

时间:25日0时15分

坐标:福田上沙天桥

图二

李大爷说,要赶紧赚钱,赚够3万块钱就“光荣”返乡。读特记者 盛佳婉 摄

天桥上的李大爷神智不是特别清晰,却很健谈。他是职业乞讨人员,来自河北衡水。半年前来到深圳,白天在天桥乞讨,晚上便睡在天桥上。他的乞讨碗里摆着身份证,显示是1952年生人,他的身旁摆着爱心人士给的面包、饮料和苹果。他说救助站他去过几次了,不愿意去是因为去了影响“收入”。他说他要赶紧赚钱,赚够3万块钱就“光荣”返乡。

工作人员反复劝说他,万一被冻着了,钱就更难赚回来了,他终于答应回救助站避寒。

时间:25日1时

坐标:罗湖区临时庇护所(红桂中学)

图三

罗湖区临时避难所共收留了42位流浪者。读特记者 盛佳婉 摄

最后一站,工作人员们来到了罗湖区临时避难所。“霸王级”寒潮来袭后,深圳各区的临时避难所全部开放,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服务。红桂中学的食堂,成为罗湖区的临时避难所。地上铺着地毯,每人都有两床厚被。在外面冻了两个小时的工作人员,进入避难所,像是走进了温室。夜已深,安睡的人们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打鼾声。

避难所共收留了42位流浪者。这里为流浪者提供一日三餐,并且24小时热水供应。早餐由街道提供面包和矿泉水等,中餐和晚餐是爱心企业提供的盒饭。

………………………………………………………………………………………………

“情暖鹏城”专项行动为流浪者送去了温暖,然而他们不是独自在战斗!

绿舟救援队:

23日20时到24时,广东绿舟救援队深圳分队在市内开展搜寻露宿者活动,8位绿舟救援搜寻人员身着统一制服、集中2台车,在龙岗立交桥、龙岗长途汽车站、大运城邦立交桥、龙岗老街、深圳东站、罗湖和福田部分街道进行搜寻。其中,搜寻队员发现4名流浪露宿街头者,为他们提供了基本保暖物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生姜红糖水等。在征得对方同意下,队员们将一位中年女性送至龙岗救助站进行安置。

至诚社区服务中心:

寒潮来袭后,至诚社区服务中心号召社工巡查社区特殊人群(低保家庭、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了解服务对象的防寒情况,是否需要救助;另外到街头外展,到涵洞、高架桥下、车站、医院、菜市场、地铁站等地寻找流浪人员,提供救助。

24日早上八点半,至诚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分赴布吉街道、坂田街道、平湖街道和南湾街道,联合社区服务中心招募的义工,开展外展救助工作。到当日中午顺利救助和转介的流浪人员超过25人。此外,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华新区、大鹏新区和坪山新区的至诚社工们也纷纷走上街头,联合义工一起寻找流浪人群,并为环卫工人提供热水暖心服务。

爱心人士自发送温暖:

图四

图五

自发给流浪的人们送温暖的市民。读特记者 盛佳婉 摄

24日凌晨,福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安玉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深圳是座移民城市,同时也是最有爱心,今天晚上体会到,什么是寒风刺骨,冷的发抖,也是我来深圳这么多年,第一次和很多人,开了几十部车,深夜在一个个桥洞,立交桥下面寻找流落街头流浪汉,为他们送去多棉衣棉被、热腾腾的食物、暖水袋、药品等必需品。

链接:

“情暖鹏城”专项行动:寒潮来袭后,市民政局联合市救助站、社工等每日到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等各区,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劝导流浪者到救助站接受救助,若流浪者不愿意接受救助则为其送上御寒物资及适量的食物,告知其详细的救助联系方式,确保他们及时得到救助。另外,社工还会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帮助流浪者找工作,避免出现二次流浪现象。对于未成年人、年老体弱者等特殊群体,市救助站会提供护送返乡服务。 

避难场所全面开放:龙岗区全区已开放93个临时避险场所,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服务,同时组织专门力量,上街巡查发放御寒物资;光明新区28个室内临时避难场所也已启用;盐田区现有26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也全部开放;龙华新区启动寒冷应急救助机制,全面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宝安除了政府部门积极行动外,宝安区义工联针对街上露宿的流浪人员发起了“爱就在身边”防寒捐衣关爱行动,为街头流浪乞讨人员送去温暖。

编辑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