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印发《广东省高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提出,所有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必须接受体温测量;各地级以上市要设置一个隔离考点用于安排经卫生健康部门评估可以参加考试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需要集中观察的考生考试;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备用隔离考场布置按照标准化考场的要求执行。
《指引》适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国家教育考试组考和省教育考试组考的考试参照执行。
《指引》提出,所有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必须接受体温测量。考生通过体温检测通道时,应保持人员间隔大于1米,有序接受体温测量,现场测量体温正常(<37.3℃)的考生方可进入考点正常考场参加考试。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须进行专业评估,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未能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结果的考生,须于当日安排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当日出结果。
在考场布置方面,《指引》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国家教育考试必须使用标准化考点。在满足标准化考点要求的基础上,低风险地区考场内的考生座位横向间距80厘米以上,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面积尽量增大(大于1米);非低风险地区考场内座位设置前后左右均应保持大于100厘米的间距(考场安排考生人数可低于标准化考场要求)。二是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情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突发情况下,需隔离考生人数大量增多,经综合评估后,同类别或同症状考生安排至同一隔离考场人数可适当增加,但前后左右均应保持大于200厘米的间距,并全程佩戴口罩。
在个人卫生防护方面,《指引》提出了三点要求。
其一,考生赴考点时提前准备好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考生乘坐私家车、步行、骑自行车赴考点途中,可不必佩戴口罩;如考生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提前预约车辆,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如考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如考生乘坐班车赴考点,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开窗通风、分散就座,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做好手卫生。
其二,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生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
其三,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所有考生、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手卫生。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