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深圳首个“小黄人”新生儿“日间病房”诞生啦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郑虹 文/图
2017-08-17 12:54
摘要

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院长陈旭表示,该院推出“日间病房”是为打造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也是该院近年来不断探索医学实践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的一次尝试,日间光疗病房的开展既能及时治疗孩子的黄疸,又满足了新晋父母天伦之乐的心理需求。

刚出生的轩轩(化名)是个可爱的男宝宝,然而出生后第三天,他被查出患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轩轩妈产后即将出院,听说孩子是“小黄人”,接下来几天还需要在医院接受照蓝光治疗,心里是万分的不舍得与孩子分开。“宝宝还那么小,随时要喝奶,需要妈妈的照顾,而我也是每时每刻都想见到小家伙。”她十分焦虑。然而,让她欣喜的是,所在医院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日前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的新生儿“日间病房”,为她解决了母子分离的困扰。

读特记者8月17日从宝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采访了解到,截至目前,该院“日间病房”已经推出整整一个月,在这期间,病房已经接诊了200多人次新生儿。

全市率先推出新生儿“日间病房”

今年7月17日,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在全市医院中率先推出新生儿科“日间光疗病房”这一人性化服务,专门面向新生儿黄疸患儿。患儿早上来病房,治疗完后,下午可以由家属接回家。在病房陪护期间,还有专门的护士指导家长如何照顾好蓝光箱里的宝宝、如何保护眼睛、如何喂奶等等。

“日间病房”每周开放6天,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患儿可以在一位家属的陪同下,在这间病房内进行照蓝光的治疗。一般来说,患儿平均疗程是2-3天。“最开始,病房刚推出时是4张床位,由于供不应求,一个星期后很快就增至10张床位。现在,我们马上又要扩充到15张床位了,病房的面积也要进一步扩大。”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病区主任马丽亚告诉读特记者。

呵护母婴心理让医疗变得“人性化”

据了解,该病房一经推出,很快就受到患儿家长的欢迎。在这里,家有“小黄人”的宝爸宝妈不用再经历母婴分离的煎熬,也不用再过要“看天吃饭”而忧心忡忡的日子,更不需要承担使用DIY蓝光灯的风险。

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院长陈旭表示,该院推出“日间病房”是为打造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也是该院近年来不断探索医学实践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的一次尝试,日间光疗病房的开展既能及时治疗孩子的黄疸,又满足了新晋父母天伦之乐的心理需求。

“通过这一个月的运行,我们不断地优化流程,也通过了解家长们的需求,提供更多贴心的服务。首先,我们增加了病床数以满足患者需求,而且我们会帮助严重的患儿提前预约;其次,我们开辟了就餐区域,在满足院感要求的条件下,让家长不会离开宝宝太远;再者,在日间病房就诊过的宝宝可以直接来复诊查黄疸,不用再预约门诊;我们还有热奶器、冰箱、充电线等若干方便家长照顾宝宝的设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病房照顾宝宝时,家长不仅能通过看宣教视频学习,也能直接与医护人员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

约四成新生儿有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科病区主任马丽亚介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南方发病率较高,属常见病,在深圳,40%左右的宝宝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蓝光治疗。

“以往,要照蓝光的宝宝就需要无陪护住院,和家长分开。这既不利于新生儿的母乳喂养,也不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于是我院率先探索,推出了‘日间病房’,据了解,我们也是目前全国少数几家有这项服务的医院。”

据了解,在费用方面,目前“日间病房”还属于自费项目,但其费用相对较低,比起传统的住院治疗,患儿的治疗费用大大降低。

见习编辑 黄小菊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郑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