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开讲百年雕塑史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1-12-17 16:59

四方沙龙2021年度主题“历程——美术百年的时代记忆”系列讲座的第九讲,在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此次沙龙邀请了著名艺术评论家孙振华开讲“中国现代纪念性雕塑”。讲座通过大量雕塑作品,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纪念性雕塑的发展,从中梳理百年纪念性雕塑和百年中国历史的密切关联。讲座通过现场和网络同步举行。

讲座开始,孙振华从“现代”一词在中西方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差别谈起。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层面看,西方古典雕塑被引入中国,成为中国的“现代雕塑”。随后他对“雕塑的纪念性”与“纪念性雕塑”进行了区分,以时间为脉络分三个时期讲述了“纪念性雕塑”的发展及雕塑背后的故事:1919至1942年,纪念性雕塑被中国引进;1942至1979年,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纪念碑雕塑;1979年以来,纪念性雕塑的延续和拓展。

孙振华介绍,1919年“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点 ,而最早的纪念性雕塑1918年在上海出现,因此1919成为第一个节点。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文艺工作者有了“革命文艺”的创作方向,开始出现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1979年改革开放,纪念性雕塑同整个社会文艺一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讲座尾声,孙振华分享了刚建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里的作品,汇集雕塑界名家,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鲁迅美院以及中国美术馆几个团队设计制作,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7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百年雕塑,百年历史,纪念性雕塑是无声的叙述者,它讲述着百年中国人的概述,我们期待它继续讲述未来。

(原标题《孙振华开讲百年雕塑史》)

编辑 (冻结)董雯静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