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我第一次去北京,跟一群第一次见面的朋友一起,见到了一位首长,登了长城,参观了天安门。
那年我被评选为龙岗区十佳外来建设者党员,去北京参观学习是龙岗区委组织部对我们的一个奖励活动。我们那个团随行带队的是组织部的一位科长,连同导游姐姐,一共十二人。
出发前,我们在龙岗区政府集中,区委组织部的部长过来给我们送行,还提来两小篓的新鲜荔枝,拜托我们捎给他远在北京的老首长。
到了北京,办理酒店入住,已近傍晚。带队科长说老首长得知我们到来,一定要请宴我们。宴请的地方门脸不大,走进去,一路有蜿蜒的水池和围着水池的花坛,花坛的边上是一圈一人高的细竹,透过竹子看里面的大厅,就有隐隐绰绰的感觉。老首长带着几个人在大厅的一角迎接我们,然后我们就混坐在用屏风围起的两张桌上。
老首长头发花白,说话却铿锵有力。他很稀罕我们这个深圳来的团,他说我们带来的红彤彤的鲜荔枝,不是荔枝,是改革开放城市一颗颗激情跳跃的心。他端着酒杯,给我们敬酒。我们十个人都来自龙岗的基层企业,平日里打交道的不是顾客就是员工,受到如此高规格的接待,各个激动不已,齐刷刷站起来。老首长笑着摆手,让我们落座,说我们能被评选为一个区的十佳外来建设者,就是那个区发光发亮的灯火,一杯酒,既是对我们过去的肯定,也是对将来的期待。那杯酒,我记得,所有的人都一仰而尽,唯我第一次尝酒,抿了一嘴入咽,却也是全身豪情涌动。
老首长让我们介绍自己。就在这一轮饭桌上,我才了解到与我同行的九位同志的故事。
他们有当保安的,有当车间工的,有搞项目研发的,也有干销售的。让我们所有人都称他哥的那位大哥端着一杯酒敬首长。他是一家民营企业副厂长,在“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那一年他来到深圳,从手工作坊领队开始,带领团队踏实苦干,如今制造的玩具许多都走外贸单。皮肤白净的圆脸大哥除了是家公司销售经理,还是一名优秀义工,他除了给所在的公司接来充足的订单,还给业务相关连的其他公司免费介绍客户,他说一个行业的进步应该要大家一起发展壮大。年龄最小的帅哥工龄却是我的好几倍,他中专毕业就来龙岗,从一间小网吧管理员做到一家大厂的网管。他喜电脑、热爱编程的特长,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控编程员,不仅为厂子提高效率,还在行业技术比拼中出众出彩。黑实憨厚不爱讲话的大哥是位车间师傅,他是一位专业技能突出,干活任劳任怨,带徒无数的老党员。我认为长得最帅气的大哥站起来,很标准地向首长敬了个礼,昂扬有力的“敬礼”两个字证实了大家对他的猜测。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龙岗一家工业园当了十年保安队长。他抓过贼,制服过抢劫犯,曾经协助派出所追捕歹徒还挨过刀。他带领队员守护着一园企业的平安,获得锦旗和证书都表明他无愧于一名退伍军人、一位保安队长的身份。
还有几位大哥的介绍我已经模糊了。我当时十分紧张,我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两年,我在厂子里做的也是我该做的普通工作。我忐忑不安于该怎样理出一些说辞,在向首长汇报的时候不让自己显得太卑微?我说首长和各位大哥,我的经验阅历都是最浅显的,成绩也不相称于这个“十佳”的称号。我的工作不是我的本专业,参加工作两年来,我最迫切的感觉就是我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从一名做报表、搞复印的打杂员开始,利用所有的空隙时间学习,向书本学习,钻进工厂向每一位员工学习。我学会了模具图纸的绘制,美术软件的应用,生产流程的跟进,样品样板的制作。我从打杂做到产品工程师,从文员兼职跟单、美术设计,从学徒变成师傅,从群众成长为党员。我没有突出的业绩,但是我有向上的心和不停歇的劲。我红着脸,却着昂头退出椅子,向大家鞠了一躬。你们都是我的榜样,我将你们学习、靠近。
老首长招手让我坐。他说小姑娘,你最大的成绩就是学习和冲劲。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年轻且创新,你身上所具备的就是这座城市所需要的光点。这趟来北京真对。你们需要来北京登长城、看天安门。不是简单去看,是要依靠着长城和天安门思考。
登长城,看天安门,是我情感的一块吸铁石。我小时候第一次上台表演节目,就是某次六一节时套着大头娃娃跟同学们一起跳《我爱北京天安门》。我倔强地跟母亲顶嘴,母亲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便是“你要真有志气,就给我考到北京去。”这也该是同志们的心中涌动已久的暗流,大家一路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看天安门不爱国。
那场旅行中,我靠着长城和天安门,我感觉到了方向和力量。
回程后告别,我们各自回到岗位,如沙粒入大海。但是我们都不会忘记,那个七月,我们去了北京,登了长城,看了天安门,我们穿越祖国的心脏,把祖国的心跳装进了胸膛……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