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何成为产业?
刘欣雨
2021-12-04 11:45


《文化产业发生论》 宗祖盼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千百年来,高雅的、精英的文化与通俗的、大众的文化可谓泾渭分明,文化人与生意人保持着神秘的距离。可现如今,二者的界限早已模糊。琳琅满目的文化商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这是20世纪以来人类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之一。当文化不再仅仅被定义为一系列经典的文本和实践,当影视、流行音乐、广告、综艺、电子游戏、短视频等划归到了艺术门类之下,我们不禁要问:“文化如何成为了产业?”

由青年学者宗祖盼撰写的《文化产业发生论》,便是一本帮助我们打开文化产业世界大门的书。文化产业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它本质是什么?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从何而来,又去向何处?对此,作者一一作答,希望为读者呈现出文化产业的样貌。

德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说:“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本书的作者便是从这一立论出发,最先揭示了文化产业发生背后隐蔽的人性。作者认为,文化产业的发生基于一种文化需要,它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这种文化需要或是一种审美性情,或是一种游戏冲动,或是人类对符号的占有,或是对知识的渴求。而文化产业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其巨大的产能和巨量的产品表达、满足、制造了日益解放的人的文化需求与精神欲望。

如果说,人类追求新事物的动力都或多或少归结为“人性”,那么考察文化产业的发生还必须将其置于都市环境之中。在《文化产业发生论》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都市景观是如何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集聚在一起的,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的“一分为二”抬高了都市休闲的经济学意义。在作者看来,都市化生存距离“健全的社会”尚远,都市生活造成了都市人独特的心理症候和精神焦虑,迫使他们必须从文化消费中寻求出路。换言之,文化产业具有潜在的“区域”内涵,不仅都市比乡村更能孕育出文化产业,都市人比乡村人也更需要文化商品。

与都市相伴而生的,还有技术和资本,它们构成了文化产业发生的核心要素。首先是“技术”。作者认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与技术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它们最早表现出“同一性”,后来表现出“弱依赖”的关系。但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技术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支配地位,将文化生产从传统社会剥离出来,为之提供了批量化的生产条件、跨时空的传播媒介和智能化的文化装置。其次是“资本”。文化艺术可以买卖,从来不是一件新鲜事。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获利的欲望一直存在于所有人身上。但是,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经济演变的一个阶段,其发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现代技术在文化生产或消费中的广泛运用,二是基于市场的资源配置在文化生产和消费中成为基础规则。文化生产自身具有利润动机,但随着资本不断渗透到文化领域,才真正推动了文化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文化生产和消费由此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文化产业的“产业身份”才得以被承认。

纵览全书,不难发现文化产业是复杂的。其发生并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作者的归纳言简意赅:“文化需要是内核,都市环境是土壤,技术和资本是基本动力,政治则是调节工具。”文化产业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人类的各种欲望:对精神满足的欲望、对金钱利益的欲望、对权力掌控的欲望,以及由此进一步产生的对技术升级的欲望和对改善都市生存环境的欲望,等等。然而,作者也看到,人类内心对外界无止境的欲望满足,并不能引导我们走向更好的文明。因此,作者对文化产业的态度是辩证的,书中也处处透露出对文化产业“野蛮生长”的忧虑。

作为一部学术专著,《文化产业发生论》的原创价值在于,它站在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视角来考察文化产业。在书中,我们经常可以读到作者对不同观念的梳理、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以及对历史变迁的关注,在“以论带史、史论结合”的基础上得出文化产业的发生是时代发展及其自身繁荣的必然结果。正如文末所提出的:“所谓文化产业的本质,不过是人性中文化需要的现代性延伸,它包含一个时代有关都市、技术、资本和政治的一系列复杂的跃进。”此书对于文化产业发生理论模型的构建,可以说是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帮助人们从科学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文化产业缘起、本质与发生规律。

原标题:《文化如何成为产业?》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韩绍俊审核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