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指导,广州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福利会主办,广州市巾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羊城新农姐姐”乡村振兴服务项目“粮”全其美——微心愿活动在广州市从化区开展。记者获悉,“羊城新农姐姐”是广州妇联致力打造的新文化品牌,旨在发挥女新农人的作用,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并充分利用妇联的“联”字作用,建立“新农5+(我家)”联动机制,构筑产业+人才融合生态圈。
巾帼社工介绍,前期社工在从化区探访新农姐姐时,了解到她们的基本情况以及农业生产情况,发现由于个人经济较差、种植面积较大、购买渠道单一,新农姐姐们无法获得优质种子,只能选择在种植农作物时自留种子。但自留的种子大多品相较差、存活率不高,生长的农作物抗旱抗寒和抗虫害的能力也较差。卖相、质量、口感等因素,进一步导致新农姐姐们的农作物销售量减少,严重影响其收入。
为实现新农姐姐们获得优质种子的心愿,广州市巾帼社工中心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她们链接到一批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优质农作物种子,并前往从化送至她们的手中。玉米种子、豆角种子、菜心种子……慧姐收到“微心愿”种子非常高兴,表示会在自家院子里播种。萍姐与丈夫一起务农,以种甘蔗为主,家庭日常收入主要由售卖甘蔗汁维持,另需依靠打散工帮补家用。在收到“微心愿”种子后,萍姐的丈夫表示十分感激,向社工规划着明年将用“微心愿”种子撒满甘蔗地。芬姐为了方便照顾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子,与丈夫在家务农,每天都要去打理十几亩蔬果。因为耕种面积大,芬姐对种子的需求量也大。社工送温暖后,芬姐马上与丈夫一道研究起如何种植“微心愿”种子。
据悉,11月29日,“羊城新农姐姐”乡村振兴评估体系专家论证会刚刚召开。多名专家从“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社区资源”、“主体参与”、“社区文化”四个维度的适用性和专业性对《“羊城新农姐姐”乡村振兴评估体系》给予建议。农业专家表示,新农妇女生产培训的评估尤为重要,要以易接受、易吸收的方式培训农户,有助于她们转变生产思维,提升农作物生产质量。可以从农业技术、培训、人才、销售、品牌、心理等方面评估新农妇女需求,并通过需求链接对应资源,为新农妇女提供实质性帮助。律师专家建议,应关注农村妇女权益及其心理需求,在实际应用上,可利用线上、线下等方式为新农妇女提供法律、心理等咨询服务。
广州市巾帼社工中心对《“羊城新农姐姐”乡村振兴评估体系》的制定背景和意义进行说明,该体系希望通过对“新农姐姐”项目农业环境、文化、生产、销售、经营情况的摸查,对农产品多样性、政策、新农人素质等方面的多维度评估,培育新农妇女力量、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促进农民生产意识向理性化、信息化转变,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共赢。
会议邀请了广州市妇儿发展中心和广州市妇儿福利会有关人员,以及农业农村部专家、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潘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余超然、广州市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员、广西大学农学博士诸卫平、泰和泰(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梁颖珍、广州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农村工作部主管赵楠、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社工服务站主任黄晓菲为《“羊城新农姐姐”乡村振兴评估体系》的制定建言献策。项目组表示,将进一步修撰完善《“羊城新农姐姐”乡村振兴评估体系》,为助力新农妇女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增添巾帼力量。
(原标题《“羊城新农姐姐”乡村振兴服务项目“粮”全其美——微心愿活动在广州市从化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