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委教育工委夯实基层党建,作出不一样的“龙华探索”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2021-12-01 22:25
摘要

近年来,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针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突破,培育出“第一书记”“先锋”“夯基提质工程”“红色领航”等系列党建品牌。

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会议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近年来,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针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突破,培育出“第一书记”“先锋”“夯基提质工程”“红色领航”等系列党建品牌。在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方面作出不一样的“龙华探索”。

理顺工作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

构建制度体系,规范决策程序。制定印发《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要求公办学校要坚决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由党组织委员会研究、讨论和决定,健全民主决策机制,解决各项重要工作缺乏指引,校长权力缺乏有力监督等问题,切实保证党对中小学的全面领导。

压实政治责任,加强监督管理。深入实施“头雁工程”,扎实开展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全面压实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研究建立基层党组织常态自查、交叉互查,区委教育工委随机抽查、全面检查的工作机制,强化检查结果运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

打造过硬党员队伍

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构建组织“稳定器”。严格落实“三步学习法”学习“第一议题”,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等上级重要精神,持续强化理论学习。稳步推进组织建设,2017年以来,教育系统党组织总数由35个猛增至155个;在实现中小学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的基础上,出台选派党建指导员方案,面向全区公办学校党组织选拔100余名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培训机构、午托中心党建指导员。

抓实队伍“主力军”。从源头破除组织领导虚化弱化,党建工作力量不足、队伍分散、流动性大等问题,创新思路,实施“夯基提质工程”,着力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党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和梯队建设,在各公民办学校基层党委及党总支增选副书记1名,纳入校领导班子管理,协助书记做好党建、纪检、统战、审计、群团等工作;在成立党委的学校增设党委办公室,配备党建中层正职、副职各1名,其他各公民办学校配备党建副主任1名,具体落实好上述各项工作。形成以党组织书记、党建副书记、党建中层干部为主,党务干事、党员干部等其他N类从事党建相关工作人员为辅的“3+N”党建干部队伍建设新模式。

抓牢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思政教育,突出“积极”主特色。以积极教育理念为引领,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教研优质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培训精准化、教育资源协同化的“五化”大思政格局。形成党政领导、机关科室负责人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校长讲授思政课的常态化机制,在龙华区委书记王卫的示范引领下,已累计完成超300节“思政第一课”。

倡导活动育人,推动党史进校园。推动党史嵌入校园文化,开展征文大赛、短剧大赛、党史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推动党史汇入社会实践,开展“我为红色龙华代言”解说员活动,解说视频发布在龙华教育视频号,引发点赞过万;推动党史走入组织生活,共计深入开展“党史进校园”活动1712场次,辐射人员超21万人次。

压实民办学校党建

针对公民办学校的不同属性,以向民办学校派驻第一书记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

创新向民办学校派驻第一书记。为扭转民办党建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推动民办学校转型升级,2018年底在全市率先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民办学校担任第一书记。之后两年先后向12所民办学校派驻12名第一书记、1名副书记,助力民办学校校长、党组织书记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助推民办教育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深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龙华范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获评“年度最受欢迎教育实事”“深圳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项目”等荣誉。

率先实现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不断完善第一书记工作机制,逐步理清派驻工作选拔任用、培训管理、派驻帮扶、考核评价、多维保障“五大机制”,重点构建“1+1+N”结对帮扶体系,全方位助推民办学校迈上新台阶。2021年,研究出台第一书记行动计划,首次系统化明确了第一书记工作发展目标、主要措施和组织保障,新选拔30名优秀党员干部到30所民办学校担任第一书记,实现向民办学校党组织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开启了全覆盖、组团式、专业化的“第一书记3.0时代”,第一书记到任后,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得到迅速压实。

创建优质宣教品牌

在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创建、擦亮党建培训、宣传、活动品牌,形成党建引领集成效应。

素质为本,打造“红色领航”培训品牌。联合区委党校,打造“红色领航”党性修养提升骨干研修班,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发展、培训提升业务、碰撞强化思想”的学习新模式,引导学员提升党性修养、汲取精神力量,目前已完成六期近400人培训。

宣传为媒,打造“先锋”系列宣传品牌。深度挖掘党建工作中可复制的特色亮点,为各基层党组织提供可借鉴的范本。“先锋·力量”全面展示第一书记的工作实效;“先锋·蝶变”选取优秀基层党组织作为标杆进行宣传,推动基层党组织动起来、燃起来、实起来;“献礼百年·为你读诗”,全区师生家长朗诵爱党、爱国经典诗文;“党史故事汇”视频号专栏,强化师生“四史”学习。

活动为纲,打造“一高三有”活动品牌。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致力打造“一高三有”党建活动品牌。开展“红色礼赞·初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谋划组织“1+10+N”系列主题25场活动,用多种展现形式、多元艺术形态激励广大教师、党员干部永远跟党走。其中,“七月礼赞·致敬百年”主题艺术党课分两个场次为1600余名现场观众带来党史视觉盛宴;“红色礼赞·先锋力量”第一书记工作现场报告活动,通过“主题报告+情景表达”等多元创新方式展现第一书记工作的推进历程与实践成效。

龙华区委教育工委将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打造“数字龙华 都市核心”以及深圳、广东乃至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龙华探索”。

(原标题《创新突破  不一样的“龙华探索”》)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