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创新知行荟”活动在南山书城举行。据记者现场获悉,深圳先进院研发的虹膜识别技术应用于“平安南疆”的建设,并且获得中国科学院提供的40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
南山区是“创新知行荟”的发源地,该活动是由南山区科协与中科创客学院主办、深圳市中科钜弘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高端科普活动,自今年5月举办首场活动以来,3个月内已经吸引了上千名市民参与。
活动主办方邀请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做专题演讲、圆桌对话,以及进行科技成果与产业界对接等。同时,本次活动还展示了薄膜压力传感器、犬只虹膜识别管理系统、充电小火炉等一批优秀创客项目,活动吸引了300多名市民参与,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观众踊跃体验虹膜识别系统。
深圳先进院光电工程技术中心任执行主任焦国华博士介绍,虹膜识别技术相比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掌纹识别、人脸识别等,虹膜识别技术具有显著优势,精度高、稳定性好、唯一性、最难伪造,印度、墨西哥等国家已经把虹膜信息集成到新一代身份证里,是实现个人身份认证的最先进技术。先进院光电工程技术中心长期从事模式识别技术和光电工程技术研究,相关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今已经成功研制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虹膜识别系统,包括固定式虹膜识别设备、虹膜录入设备、手持式虹膜识别设备以及配套的虹膜识别软件,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虹膜识别项目作为新疆南疆“平安城市”建设的技术补充,将为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搭建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中心数据平台、建立虹膜数据库,并为墨玉县重要区域建立虹膜识别试点身份验证系统。
焦国华博士作演讲分享。
由于南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指纹、掌纹等接触式生物识别方式受到局限,人脸识别精确度有限,虹膜识别技术是最佳选择。该项目旨在完善身份认证体系,利用虹膜信息采集系统对墨玉县市民进行虹膜信息采集,建立虹膜信息数据库;在重点区域配置虹膜识别设备,对过往人员进行身份认证;以公安专网为基础网络平台,实现城市范围内基于不同网络平台构成的虹膜识别身份认证系统之间的互联;基于中央数据平台对可疑人员和可疑事件进行监控和预警,为墨玉县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身份验证系统。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