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回应"西安市党政代表团坐前11排":员工不了解情况
中国南方航空微博
2017-08-12 14:19

微博截图。

近日,我们注意到网上关于西安市党政代表团乘坐南航航班一事的讨论,经初步调查了解,现对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17年7月29日下午4点45分,我司营销业务人员接到西安市工作人员电话,询问团队订票情况,行程为一周后西安至成都。因团队人数较多,我司业务人员答复在了解舱位总数后回复。之后,西安市党政代表团于2017年8月6日乘坐CZ6433航班前往成都考察,购买的舱位符合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当天执行该航班的机型为A321-200型,共179个座位,其中经济舱自31排至58排,共167个座位。

在办理乘机手续时,按照团队旅客值机的相关规定,我司尽量考虑将该团队座位相对集中。由于该航班为大连经停西安前往成都的过站航班,在始发大连站已有许多前往成都的旅客选择前排座位,因此在实际办理过程中,该团队经济舱座位被分配到经济舱31排至58排之间。在此过程中,西安市工作人员没有提出“全部安排在前11排的座位”的要求,也没有提出“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隔离”的要求,我司个别人员在未完全了解具体事实的情况下,按照团队旅客统一集中座位的惯例草率编发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信息。 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监督和支持。

【读特新闻+】

南航西安分公司近日发布一则消息,称今年7月29日,西安市政府向南航提出,希望在一班成都飞往西安的航班上将66名政府政务团安排前11排的座位,且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隔离。南航方面在接获电话后,即紧急出动、不敢懈怠,称是“为政府执行要务护航”。该消息一经爆出,在网络引起大量质疑。

人民日报评“前11排座位”:哪来的底气违反八项规定

这段时间有两个火热新闻都与党员干部的作风有关,一个新闻是关于山西政协机关副主任科员邢艳军,这位自称为“邢老师”的基层干部,在微信上的不当言行,引来质疑;另一个新闻是关于南航西安分公司,为66名政府政务团安排前11排的座位,而且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隔离,引发热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作风的话题。

先来看邢艳军。这位“邢老师”在微信群里面公开索要生日红包,他说自己喝醉了、说的酒话,但是聊天记录显示,他至少从下午3点多就开始索要红包。你总不能下午3点正是上班的时候喝得飘飘然吧?红包暂且不说,看看邢艳军在微信群里面说的话,真让人替他捏把汗,他说等当了县长、县委书记,要关照学生、提拔学生当个局长;他还说学生有基础就培养成公务员,没基础就安排到国企,并自夸说“邢老师行不行都行”。大家听听,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这股傲慢之气。经过这么一曝光、一处理,邢艳军的政治生命怕是要结束了,但这样一个小官吏引发的思考不能就此结束。

再来看“前11排座位”。说实话,要不是南航西安分公司把这事当做成绩写出来,吃瓜群众还真不知道有这回事。大家都知道,航空公司对重要客人都是有特殊服务的,这符合规定。要求坐在前11排座位,只要事先预定好了座位的乘客同意避让,也没太大问题。不过,要求“保证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隔离”,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小小的民航机舱隔出一块,显示出的是一种“拒群众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显然不是走群众路线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以公务员的身份提出来,难免让人觉得当中有特殊身份、特权思想,那道“隔开党和人民的无形之墙”也难免显得格外触目。

应该说,从党的八项规定颁布以来,历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思想洗礼,作风明显改善。就在这几天,武汉市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突发心脏病、因公牺牲,他从7月28日到8月7日这11天,辗转1万8千公里到各国推介武汉的人才引进,展现着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

然而,微信风波和座位风波也让人看到,作风建设有成效,但远远没有到可以鸣金收兵的地步,就像人们总结的,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松一松就反弹。这也说明,群众路线还是要常讲常新,正风肃纪还是要继续进行,才能少一些像邢艳军这样的傲慢,少一些“前11排座位”这样的脱离群众。

这正是,谁在傲慢,让谁难堪,端正作风、贴近群众才是党的好干部。

编辑 刘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