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的种子在湾区东边开花结果,深圳市二院推行全方位帮扶新模式
晶报记者 严珊珊
2021-11-18 14:48

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从踏上帮扶之路伊始,詹乃洋怀揣着那股赤诚的“较真”。

“我很荣幸作为第二批帮扶人员,和小伙伴一起踏上了去往海丰县的行程。下了车,莫名的压力油然而生,双方院领导对帮扶工作的重视程度深深感染了我。一路上,我不断在想当地医院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可以开展的手术,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带来最有意义的帮扶……”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詹乃洋的帮扶日志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随后的日子里,作为第二批来到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帮扶的成员,詹乃洋和同事们在医院党委的全力支持下,坚守医疗专业,用心用情在这片大湾区东边的土地上探寻着帮扶价值。

▲11月6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勇(右四)带队到海丰县,与彭湃纪念医院党委举行“党建结对共建”签约。

留下技术,打造“带不走的专业团队”

2020年初,广东省全面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任务,54家三甲公立医院帮扶78家县级公立医院启动对口帮扶工作,提升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补短板强基层”,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对象之一是海丰县的彭湃纪念医院。

做好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委书记徐勇亲自选队长、选专家,统筹协调,前方帮扶团队与后方医院齐心协力,全方位提升帮扶医院医疗水平。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荣添是医院选派的第二批帮扶团队队长,彭湃纪念医院在儿科方面比较薄弱,刘荣添立即走马上任,挂职彭湃纪念医院副院长。

“做最有意义的帮扶”,刘荣添用实际行动践行医院领导的嘱托。年初,他带领团队来到彭湃纪念医院。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把医疗技术和医疗资源留下来,实实在在地为海丰老百姓做点实事,让海丰医疗不仅在“硬件”上与深圳同质,在医疗技术等“软件”上也要与深圳同步。

半年前,刘荣添接诊了一名10岁的小男孩。小男孩长相清秀,身材高挑,却是一名抽动障碍患者,吃饭、喝水,坐着抑或躺着都会不自觉地抽动,严重影响到他的学习和生活,也因此常常遭受异样的眼光。他随父母在广州的三甲医院辗转治疗了两三年,效果仍然欠佳。决定放弃治疗的一家人,在“家门口”遇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帮扶团队,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给小男孩治疗的同时,刘荣添发现,在海丰地区还没有规范的儿童(包括新生儿)神经系统方面疾病诊治中心,很多像小男孩这样的病人都需要到上级医院就诊,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刘荣添意识到,彭湃纪念医院儿科是有条件建立起专业的机构帮助这样的患者的。在与团队成员多次沟通后,刘荣添提出建设规范的高危儿门诊,让有高危因素的儿童得到一个专业的评估,为下一步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高危儿门诊的开设必须要有专业的评估师和康复治疗师,然而当地医院人员不够,没办法派出人员去学习及进修。因此,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办、医务科及儿科的协调下,前后派出三批人员进行柔性帮扶。

在这一系列帮扶工作中,10岁的小男孩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在3个月的专业会诊治疗调整后,病情终于得到很好的控制,一家人为表达感激之情,给团队送来了锦旗。

“最有意义的帮扶是把技术留下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业团队。”刘荣添称,这段日子,他就是这样既当医生又当“先生”,不仅兢兢业业做好医疗服务,也不断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建强学科上下功夫,变“输血”为“造血”,打造专属海丰的医疗队伍。

用情用心,双方“走亲戚”般的情感联结

在“用心”做实帮扶工作,为医院提升专业的同时,团队成员也“用情”联结当地医护人员和老百姓,真正融入到海丰人的生活中。

从深圳到海丰,三个小时的车程也阻碍不了双方“走亲戚”般的情谊。张艳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一批派驻到彭湃纪念医院的医生,这个周末,她拖家带口再次回到海丰,“就像回家一样,喜欢这个地方,想念这里的味道。”

一路上,张艳脑子里闪出《安河桥》的一句歌词:“让我再看你一眼,从南到北。”望着车窗外,她感慨着,这就是自己生活过一年的地方。这一年里,她爱上这里的风土人情,尤其喜欢吃这里的海鲜,因为小孩年纪小,她把小孩和家人带到海丰一起生活,扎根当地。

第二批帮扶队员刘雪婷,同样是举家来到海丰县,她很喜欢这个城市,在帮扶中,她和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孩在附近幼儿园上学,跟医院医生的小孩是同一所幼儿园。”她还把公公婆婆接过来带小孩,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做帮扶工作。

刘雪婷是内分泌科医生,主治糖尿病患者。由于医疗资源有限,碰到一些专科病人,当地医生往往无法做到精准化治疗。刘雪婷和同事们的到来,也给当地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她觉得自己帮扶这里的医生,帮助这里的居民,也跟这片土地一起成长。

党建结对,深度融合让帮扶“不断线”

两地医疗帮扶之路越走越宽,两地医护同仁越走越亲,工作成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11月6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勇再次带队到海丰县,与彭湃纪念医院党委举行“党建结对共建”签约,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搭建了增进双方交流互动的“连心桥”。

海丰县是彭湃烈士的故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市二院很多党支部牵头,带领支部党员和所在科室专家到海丰开展培训、带教、义诊、健康教育活动。

11月初,急诊科党支部在彭湃纪念医院开展针对胸痛中心建设的专题柔性帮扶。来到革命老区,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前往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参观,共同追忆海陆丰那段峥嵘岁月、浴血奋战的武装革命历程。学习了彭湃领导农民运动,三次武装起义,建立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史实。此外,还瞻仰了彭湃故居,深入了解彭湃烈士的生平和感人事迹,并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新山村参观,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农村振兴建设的全新面貌。

“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同样影响医院和帮扶队员们的成长。我们在这里帮扶,也在这里受教育、熏陶,汲取奋进的力量,激励自身的发展。”徐勇说,通过帮扶团队深入合作,双方医院很多党支部也相互结对,更好地推动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促进形成以党支部带头参与的精准帮扶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帮扶路上,队员们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以满腔的热忱、精湛的技术、崇高的医德,收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情谊和成绩。”徐勇说。

在党建引领下,帮扶工作结出累累硕果。近两年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前后派出常驻帮扶专家21名,目前在岗有12名医疗专家,涵盖了内外妇儿等科室。今年上半年,各帮扶专家累计完成业务查房1100余次,共接诊门诊诊疗650人次,其中血液专科和内分泌专科弥补了医院专科门诊空白。开展了近10余项适宜新技术,在多种技术领域实现了“零”突破,完成汕尾市首例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首例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内固定术,以及首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四级手术)。帮扶专家还开展了一系列义诊、宣教、培训学习,累积完成宣教80余次、培训340余人次。主动承担汕尾市2021年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任务,2个月共承担160学时课程。在科研方面,完成2项市级临床科研项目立项,大大提升了医院科研实力。此外,全力推进儿科申报省重点科室工作,以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两个重大项目建设。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洪波在彭湃纪念医院妇科主刀完成手术

经过近两年的帮扶,双方初步建成医联体体系,彭湃纪念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县域住院率稳步增长,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同时,通过医疗帮扶,为彭湃纪念医院增设了高危儿门诊、血液专科门诊、内分泌专科和运动医学专科,每个月每位帮扶医生至少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健康宣讲,带动彭湃纪念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进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造福海丰百姓。

“现在医院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医生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医教科研各方面发展迅速。在帮扶队员的带动下,我们这里的医生都干劲十足,学知识、学技术、搞科研……各项工作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澎拜纪念医院副院长陈良伯感概道,帮扶团队的到来,为医院带来切切实实的变化,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老百姓对在“家门口”能够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认可和赞许。

“帮扶必须真正沉下去,动真情,动真格,为医院培养出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推动深圳经验在彭湃纪念医院生根落地。”徐勇说,要让医疗帮扶“不断线”,除了留下技术,还有远程会诊,绿色通道,直通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互联网医疗联盟共享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让海丰人民长久受益。

这也许就是詹乃洋日志里提到“如何带来最有意义帮扶”的答案。

(原标题《爱心的种子在湾区东边开花结果,深圳市二院推行全方位帮扶新模式》)

编辑 陈晓玲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 李林夕


(作者:晶报记者 严珊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