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 | “1+3+N”小区治理的中海大山地模式

2021-11-07 15:01
摘要

一是社区党委对下属党支部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成立中海大山地党支部并由社区党委副书记担任支部书记,另选配委员2名,充分整合小区居民党员队伍资源进一步实现基层党建向居民小区延伸

中海大山地小区位于横岗街道红棉社区,建成于2009年,占地面积约153616.40㎡,常住人口为5500余人。在红棉社区党委、中海大山地党支部的带领下,该小区积极探索形成“1+3+N”的枫桥式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即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协调配合,小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切实把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治理服务最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夯实基层党的阵地,全面引领小区治理

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小区党支部组织堡垒作用,强力推动系列民生工程落地,全面提高小区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一是社区党委对下属党支部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成立中海大山地党支部并由社区党委副书记担任支部书记,另选配委员2名,充分整合小区居民党员队伍资源进一步实现基层党建向居民小区延伸。二是紧密结合“学史力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内容,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及时向小区党员讲解最新政策及社区近期重点内容,鼓励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建引领社区小区治理工作中踊跃发言、群策群力。

(二)多方参与小区自治,民生事项逐步落实

一是以社区为主导,小区管理处、业委会积极配合落实,相关负责人定期参加列席社区党委扩大会议、碰头会、联席会等,了解、参与、决策社区的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提出小区治理工作难点及建议,共同推动小区各项事务落实落细。

二是小区党支部积极挖掘、培养小区内热心于小区事务、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的“活跃分子”,组建居民小区志愿服务队伍,在小区内外多次开展疫情防控、环境品质提升、垃圾分类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助推小区发展治理再上新台阶。中海大山地小区居民活动室因年久失修导致室内墙皮脱落而停止使用问题、文化活动场地严重匮乏、部分路面凹陷破损等民生问题,在社区党委和小区党支部现场查看后,积极与相关部门请示、沟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推动修缮活动场地、路面等民生事项落实,切实让小区居民“家门口”服务进一步提质增能。

(三)模范带头抗击疫情,小区防控彰显成效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在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的号召动员下,小区广大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志愿者纷纷主动请缨积极参加卡口防控排查、新冠疫苗接种、多轮核酸检测及重点人群“7天3检”等多项工作;推出“战疫先锋榜”系列人物事迹,表彰优异榜样,并制作宣传展览在小区卡口、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展示,汇聚防疫一线正能量。中海大山地小区在龙岗区率先开创“3+3+3”防疫举措,以3大“全覆盖”、3项“须禁止”、3个“要做好”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成为龙岗区“围合阻疫”防控指引;今年1月,该小区管理处两名工作人员在卡口排查中发现一名深港司机并成功拦截,且积极配合区、街道、社区落实好后续各项措施。

(四)积极化解邻里纠纷,信访矛盾快速减少

邀请社区调解委员会成员走进小区摸查矛盾纠纷并主动化解、挖掘拓展法治宣传阵地等措施,组织开展邻里文化节等各类活动,不断丰富服务形式及内容,切实为小区居民群众的生活达到排忧解难的效益。

一是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契机,通过向上级单位积极争取专业人才资源、进一步挖掘利用辖区现有法治宣传阵地、完善配套设施等全面提升小区软硬件,协助打造社区特色品牌。同时积极在小区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小区居民群众形成“有事找小区、社区”共识,实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反映诉求,营造良好和谐的小区氛围。

二是针对中海大山地小区此前邻里矛盾纠纷较多的问题,小区管理处、业委会主动作为,定时排查,将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社区处理,社区党委接报后,立即对纠纷开展预判、抓早抓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变重复上访为上门回访,并联合多部门共同参与,形成逐级协调、多元参与的调解新机制,不断理顺民意、化解纠纷、引导民风,为小区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小区居民信访纠纷案例数量比“枫桥式小区”建立前大幅减少,调解率达100%,逐步形成“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来源:龙岗政法)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麦苗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