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深圳牵头的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深圳25个单位、10名个人分别获“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粤桂扶贫协作连续四年被国家评为“好”档次……这是深圳牵头负责的粤桂协作工作所收获的各方肯定和褒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凝聚着深桂情深。
两广一家亲,共饮一江水。自2016年9月开始,深圳市牵头负责粤桂扶贫协作,并对口帮扶百色、河池两市17县。2021年起,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粤桂两省区党委政府关于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的决策部署,深圳对口帮扶广西调整增加为广西百色、河池、南宁、桂林4市22县。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专门带队赴南宁市、桂林市以及隆安县、龙胜县调研,与当地干部共同谋划新阶段协作工作。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联合粤桂协作工作队有序做好东西部协作关系调整和交接衔接。
今年以来,深圳投入财政援助资金达11亿元,实施的280个协作项目均已全部启动。截至10月底,深圳今年帮扶广西4市的各项指标已全部超额完成,且均排在广东省各市前列。
注重市场化导向筑牢产业发展之基
在百色,深百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初步形成了“企业+农户+基地+处理集散+冷链配送+销售终端”全链条发展模式,2019年以来吸引广东、深圳141家企业参与,完成投资45.19亿元,累计销售百色优质农副产品近20亿元。
在河池,深巴大健康特别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中,一批广东加工制造、旅游健康等产业项目相继落地,规划建设深圳国际食品谷巴马产业园、都安瑶山牛、大化七百弄鸡、罗城万亩富硒虾稻共生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取得积极成效。
在南宁,粤桂协作工作队结合县域特点规划建设了马山县特色禽业养殖基地、隆安县宝塔医药产业园和农民工创业园、上林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在桂林,工作队立足当地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利用深圳绿博会等平台,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资源,并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在对口帮扶协作广西百色、河池、南宁、桂林4市22县过程中,深圳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合作、协作,引导东部企业到当地投资兴业,培育共建产业园区,依托大湾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合作平台深化拓展合作成果。
据统计,今年以来,深圳投入超过6亿元财政帮扶资金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和产业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园69个,实现22个协作县“一县一园”全覆盖,引导148家东部企业到协作地区投资,实际投资额47.64亿元。
粤桂协作工作队领队邝兵介绍,工作队加强与深圳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农业龙头协会等组织的合作,针对广西的产业需求与短板,今年动员超过200家企业赴桂考察,引导华侨城、龙光、顺丰、润世华、三科等重点企业到广西投资,实施了一批特色种养、乡村旅游、新能源、加工制造等产业项目,有效延长广西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
创新“圳品”帮扶模式构建长效机制
“自从吃过都安牛肉后,隔段时间就会来购买,不仅能品尝大山深处零污染、肉质鲜嫩、价格实惠的美味,还能为消费帮扶奉献一份爱心,何乐而不为。”早上10点,宝安福中福市场“瑶山牛”专卖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一位匆匆赶来的市民向记者分享自己的经验:一定要赶在上午11点前来买,否则就得等明天了。
去年,宝安区通过粤桂协作平台,帮扶广西都安的“瑶山牛”等4个产品通过“圳品”认证。目前瑶山牛专卖店已在深圳开设了42家分店,月均销售超过60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累计销售约4630万元。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大山深处,一头连着经济特区。深圳95%以上的农产品依靠市外生产和供应,而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八桂大地则有着良好的农产品种养殖条件,具备“圳品”评价的优良潜质和基础。
2020年以来,粤桂协作工作队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将广西优质自然资源与深圳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结合,通过打造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技术服务、市场对接”的“圳品”帮扶模式,探索形成新形势下粤桂消费帮扶、产业协作相结合的新机制。
针对帮扶地区农产品“有产无量”问题,深圳以农产品供深基地合作为切入点,推动两地签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广西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府引导建立协同机制,积极鼓励引导华润五丰、京基智农、金晋、茂雄、鑫荣懋等一批重点企业在广西建基地、拓市场、树品牌,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组织深圳标准院等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服务。
截至目前,广西已有5批39家企业80个优质农产品通过“圳品”认证, 37个农产品基地被认定为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今年以来,深圳累计采购、帮助销售广西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金额62亿元。
深圳“圳品”帮扶模式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今年10月,国家乡村振兴局专文向全国推广该消费帮扶的特色做法和有效经验。
精准技术帮扶补足乡村振兴短板
上个月,50多位在深圳退休的医疗、教育老专家分赴广西南宁、百色等4市的学校、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支医支教,提升当地医生、教师的专业水平。
这是粤桂协作工作队与深圳市卫健委合作,创新开展的“银龄行动”,今年已组织两批74名医教、农技退休专家赴协作地区开展技术帮扶、教育帮扶,帮助提升当地社会事业服务水平。
为弥补广西乡村振兴短板,粤桂协作工作队充分利用广东的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等优势资源,加大对广西乡村医教、农技等方面人才的交流和培训力度。今年以来,深圳选派626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广西开展帮扶,583名广西专业技术人才来深交流学习,启动9期广西公立医院院长培训班。工作队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培育广西高产、优质、抗病(逆)、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畜禽、粮食、果蔬新品种。
作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省区,外出务工是广西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产业发达、市场用工需求旺盛,成为劳动力就业首选。为此,粤桂协作工作队联合深圳人社部门精准对接,促进广西劳动力赴粤务工、稳岗就业,实现深圳企业发展与广西务工增收双赢;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乡村工匠”四项工程为重点,创新政校企合作的培训新模式,提升广西脱贫劳动力和“两后生”的就业技能。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则专门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暖春行动”“深百劳务协作”暨“春风行动”线上招聘宣传咨询服务等活动,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据统计,今年以来,深圳帮助广西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1.23万人,含脱贫人口4.2万人;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134期,培训广西农村劳动力6323人次;安排广西农村学生到广东就读职业学校2071人,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263人。其中,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协助广西“点对点”免费输送4.98万人至广东务工。
凝聚社会力量奏响深桂协作“交响乐”
“腾讯到大崇村投资建民宿,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安排脱贫劳动力就业岗位促进村民增收,同时也与外界接触,促进大家思想观念的转变。”广西都安县糖业生产中心副主任、大崇村驻村第一书记韦程宝说。
推进乡村振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深圳既发动社会各界广泛献爱心,又立足乡村振兴阶段对口帮扶的新特点,遵从市场规律,促进东部企业在深度帮扶中实现企业发展、西部受益。腾讯公司结对帮扶都安县大崇村,打造“龙布日出”文旅品牌,就是其中一例。
今年以来,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粤桂协作工作队共同推动下,腾讯、平安、迈瑞、碧桂园、阿里等大企业与广西乡村振兴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助力广西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粤桂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联盟成立,积极参与和带动广西各协作县开展“一县一园”建设;深圳慈善会、深圳狮子会、迈瑞、平安等社会组织和企业为广西捐赠款物1.48亿元。
原标题:《两广共谱协作曲 深桂联弹振兴调 深圳已超额完成帮扶广西4市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