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行:资本互联互通 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搭建湾区跨境投融“高架桥”
曾思玮 黄璜
2021-11-02 09:14

从南海之滨到跨海大桥,从新兴产业到多元化资本市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引擎正发出隆隆轰鸣声。伴随着一系列跨境设施的落地,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信息流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本市场的“资金流”也在湾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搭建中加速流动。

去年,央行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其中,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方面提出了多项举措。如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允许港澳机构投资者通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参与投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支持内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境外投资等。

短短一年间,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展现出全新面貌:9月24日,内地与香港债券通“南向通”业务上线运行,10月12日,深圳在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些跨境互联互通的机制推出并不断优化,使得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显著增强,也为银行业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探索金融产品创新,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在外汇领域深耕百年,“对外开放”的基因早已融入发展血脉,境外机构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境内外政策和信息咨询、跨境本外币结算、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投融资等一揽子全球化经营服务。依托中银集团协同优势和跨区域服务的能力,深圳中行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融资便利化市场扮演好桥梁纽带角色,助力境内企业“走出去”、境外资源 “引进来”,不断延伸海外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金融动力与服务。

协同

提升国际化金融服务 打通产融链接通道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门越开越大,粤港澳大湾区奠定了全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发展基调,扮演内地企业“走出去”平台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一大批成长型的高端制造业企业在湾区投融资便利化的加持下,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

“近年来,受全球化的影响,国内企业希望通过国际市场获得更多先进技术和资源支持的意愿也愈加强烈。大湾区与国际联系密切,能比较快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合作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给了企业跨境投资更多施展的空间。”深圳中行战略客户部相关负责人谈到。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抓住大湾区红利出海的企业代表。

领益智造是一家主营精密功能器件、充电器件、触控显示模组、精密结构件、磁性材料等业务为主的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多年聚焦全球消费电子精密功能器件细分市场。在领益智造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亟需“开疆辟土”实现破局。当芬兰企业Salcomp透露被收购的意愿后,领益智造迅速行动开展跨境并购业务,希望借助这家手机充电器领域的龙头企业,快速打开国际市场。“跨境并购业务繁杂,牵扯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亟需一家专业全面的国际化金融机构帮助我们来完成这里面的很多事项,不仅仅是资金上准备。”领益智造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帮助企业解决跨境投资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国别、项目、法律和汇率等风险问题,在海外布局多年的中国银行,早已有了成熟的解法。深圳中行一方面充分发挥其结构化融资中心辐射大湾区企业的优势,通过为大湾区企业在香港设立的子公司提供融资的方式实现便捷化跨境并购投融资结构的设计和搭建,另一方面通过中银集团驻标的企业区域的分支机构形成三方联动,完成了一体化服务闭环。“细致到对外投资的手续办理、通过汇率锁定规避汇率风险,甚至是收购方案中估值预算,中行都提供了很专业的指导。”领益智造相关负责人对深圳中行的专业服务给予了高度肯定。最终,深圳中行作为牵头行为领益智造跨境并购提供1.485亿欧元融资支持,帮助其顺利完成跨境并购,并于2020年通过筹组再融资国际银团助力集团完成架构调整。

这只是深圳中行服务大湾区企业跨境投资的一个精彩侧影。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环境也在迎合企业需求、联通国际资本市场上持续进阶提升。

在去年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到,允许港澳机构投资者通过QFLP参与投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基金),在投资圈引发热切关注。市场人士分析到,过去因制度限制、资金划拨等原因,国外资金量进入有限,如今直接投资渠道进一步疏通,鼓励更多来自港澳的机构投资者通过QFLP参与投资到大湾区内的内地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也将推动更多的QDLP与QDIE踊跃开展境外投资,带动越来越多的港澳投资者享受到湾区发展建设带来的红利。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股权投资方面的发展已有了阶段性的成效。今年二月,深圳中行顺利推动QFLP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琅玉一号(深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在该行落地,据介绍,该基金主要投资于A股定增市场,预计托管规模人民币10亿元。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湾区的发展为粤港澳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资本注入同时也反哺湾区发展,我们相信,港澳地区股权资金引入将会为大湾区项目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做强跨境业务的初心。”

如今,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出海”,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深圳中行以提供“一揽子”多元化金融服务为特点,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专业

服务多层次资本市场 提供长效融资渠道

时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节点上,在创新创业的环境培育下,一大批企业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湾区建设中的生力军。提供资金供血支持,丰富多元化融资渠道,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活跃融资环境的题中之意。东信营销就是政策红利的受益者之一。

作为一家效果类移动营销服务商,深圳市东信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如今是国内排名第四的效果类移动营销服务商,成为国内移动营销服务行业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企业快速发展,寻求更大空间、更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持的述求呼之欲出。今年3月,在深圳中行和中银国际共同协助下,东信营销顺利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书,实现了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进一步拓展了融资渠道。

“我们一直强调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所以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资金需求,大湾区的营商环境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帮助我们利用香港上市的机会,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东信营销董事长兼CEO刘总谈到。为了充分利用境内外的资本市场,让湾区红利更好地惠及企业,深圳中行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联合中银投、中银国际展开协同合作,针对客户在赴港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融资、财务、资金出入境、外汇保值等各类业务需求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方案和时间计划表,最终深圳中行以专业的金融服务成为客户赴港上市保荐人,帮助该企业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发展壮大。

实际上,帮助湾区企业利用大湾区一体化优势与香港资本市场机遇实现突破发展,一直是深圳中行立足湾区建设的重点。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湾区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研发周期长、轻资产等特点,如何更好地借助资本市场,获得持续、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显得尤为重要。H股全流通给赴港上市的企业带来了福音。

自H股“全流通”全面推开至今,深圳中行作为H股“全流通”业务结算银行,积极配合中国结算优化业务流程,持续为H股“全流通”减持股东提供减持账户、跨境结算、结售汇、代理申报等系列服务。

在湾区债券融资交易方面,今年以来深圳中行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9月24日,债券通“南向通”正式开通运行,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在内地发行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深圳中行作为首批托管试点银行,与中银香港携手准备系列工作,顺利推动首批“南向通”业务的平稳落地。

近日,深圳市地方债改革发展也迈出“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中国银行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兼独家绿色结构顾问,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首笔中国地方政府离岸人民币债券,这也是国内首笔成功在境外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彰显了湾区发展的无限活力和巨大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作为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中资商业银行,在助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方面,中国银行充分发挥排头兵的作用,积极作为:不仅是国内首家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交易结算代理服务的银行,也是“债券通”业务的首批参与者,并连续数年获得“债券通优秀做市商”称号,市场交易份额名列前茅。同时,该行长期致力于债务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利用全球化业务架构及海外平台,坚定不移的支持中资机构“走出去”,海外机构“走进来”,中资离岸债券及熊猫债市场份额连续多年排名市场第一。

“服务湾区企业‘走出去’就像在搭桥,我们不仅要筑牢坚实的基底帮助他们安全顺利达到目的地,还要扫清路上障碍,在他们需要能量时及时注入丰富的金融动能。”采访中,深圳中行相关负责人生动地阐释着一家国际化金融机构身上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过去43年,深圳中行领特区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外汇业务屡创佳绩,引领着跨境金融的发展。如今,站在湾区发展的浪尖,国际市场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深圳中行再次扛起提高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势在必行,为大湾区全面融合发展提供“样本”,也让创新、共赢、开放的大湾区更可期待。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曾思玮 黄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