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边检打造中英街党建基地案例获评“百优案例”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贺苓 黄炫
2021-11-01 20:12
摘要

党建成果落地开花,中英街“红色阵地”建设持续焕发活力。

近日,沙头角出入境边防边检站以“‘一街四史’映初心 为民服务办实事”为主题的中英街党建基地案例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组织的第三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获评“百优案例”,党建成果落地开花,中英街“红色阵地”建设持续焕发活力。

中英街具有边境特别管理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深港生活区、街道社区“多区叠加”的特质,更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交相辉映的历史和时代印迹。驻守在这里,如何经受意识形态、执法管理水平、队伍纪律作风、接续光荣业绩的多重考验?沙头角边检站从身边资源做党建文章,促队伍理想信念教育。

2019年,该站率先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设立“初心•使命”党员教育基地,围绕组织爱国警示教育、建立支部教育培训平台、开展多样化现场教学、构建多层次警民互动渠道、参与博物馆史料建设等方式开展基地工作,逐步发掘整个中英街区蕴含的“四史”教育价值。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中,沙头角边检站创新开设“初心•使命”学习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探索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

沙头角边检站党委锚定目标,秉持开门搞教育理念,立足发挥党建资源优势,主动与中英街管理局对接,倡导依托中英街特色资源,联合沙头角街区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执法单位、部队、学校、文化社会团体等七方达成意愿,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共创中英街“一街品家国、四史映初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打造“党建工作联创、社会工作联管、公益活动联办、精神文明联建、文化活动联谊、国防教育联抓、边境平安联治”的“七联”党建联建互促工作新模式,推动实现优势互补、工作互动。

“雨天一身水,晴天一身汗。”这曾是以往熟悉中英街的游客对中英街排队候检体验的评价。为改善状况,全方位打造为民服务基地,沙头角边检站主动对接深圳市政府,推动实现中英街关口北侧边检查验场地扩容升级,依托深圳边检总站研发的智能化快捷查验系统,在新启用的查验场地配置建设20条快捷查验通道,彻底结束了40多年来进出中英街游客风吹日晒排长队的历史,中英街关口通行进入“提速升级”新时代。智能化快捷查验系统项目还作为驻深单位唯一入围项目,被纳入深圳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

(原标题《沙头角边检打造中英街党建基地案例获评“百优案例”》)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贺苓 黄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