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刚刚参观过的这个展览,专门有个深圳展区

深政观察
2021-10-28 20:36
摘要

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区亮相,集中展现了深圳在基础科研、高新技术、开放创新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先行举措。

过去五年,中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10月21日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展览总面积21834平方米,共分12个展区,包括百年回望、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专项、农业科技、社会发展等,既展现了一大批高精尖的重大科技成果,又体现了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

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这一展览。这也是继2016年他赴北展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之后,再次检阅过去五年重大科技成果。

小政了解到,在这个检阅五年成就的展览上,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区亮相,集中展现了深圳在基础科研、高新技术、开放创新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先行举措。

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于2014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是党的十八大后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深圳展区现场,华大智造、大疆创新、奥比中光、光峰科技等深圳高新区企业代表,展出基因科技、无人机技术、3D视觉、4K超清显示技术等前沿科技最新应用和发展。

大疆创新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其无人机产品占据中国市场的90%,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是70%,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更是接近80%,深圳也因此被称为“无人机之都”。

此次大疆创新带来一款农业无人机T30,据介绍,T30是如今市面上综合性能非常强大的植保机,采用T30进行水稻田变量播撒,可实现省肥10%、增产10%。T30搭载球形雷达系统,可全方位全天候探测障碍物,并可自主绕障或避障。

华大智造在本次成就展展示的基因测序仪 MGISEQ-2000 ,是一款高通量,高准确率、低成本的全能型桌面测序仪,能灵活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是最早协助发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基因组序列的测序仪之一,也曾助力揭示德尔塔变异株完整传播链及临床特征。

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因测序设备相关技术长期处于“卡脖子”局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是华大智造发展迅速的源动力。经历了数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完整过程后,华大智造已成为全球少数几家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在核心技术持续创新的基础上,华大智造已建立起自主可控的源头性核心技术体系。

奥比中光此次带来的MX系列 “中国芯”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MX400、MX6000、MX6300、MX6600是奥比中光自研的四代结构光深度引擎芯片,一举破解了国内3D视觉感知领域“缺芯少核”的难题;其中,MX6300款芯片荣获2020年第十五届“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3D视觉感知是为人工智能提供三维视觉能力的关键共性技术,也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奥比中光坚持自主研发,构建起了“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专利申请量超过1100件。

△ 奥比中光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展出四代结构光深度引擎芯片与Astra 3D摄像头等技术产品

作为激光显示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高科技企业代表,光峰科技携臻彩4K激光家庭影院D30,在展位上C位展示。

资料显示,光峰科技是激光显示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广东省科创板第一股,A股激光显示第一股。该企业于 2019 年首批登陆科创板,并于次年首批入选“科创 50 指数”。

依托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光峰科技自主研发的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C5,实现了中国数字电影放映关键设备零的突破,打破了国外企业一直以来对电影放映机的垄断。光峰科技不仅解决了激光显示产业化难题,也是将激光显示带入生活、实现多场景应用落地的重要推动力量。

除了专设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区,深圳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携手登台外,小政获悉,深圳国家基因库也亮相“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作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国家基因库在9号馆“百年回望展区”展出,以建筑沙盘模型搭配生动的照片等,向公众展示了自身“三库两平台”的架构,储存和管理我国遗传资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数据的功能,以及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服务平台的使命。

深圳国家基因库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四部委批复建设,在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深圳市政府为联合理事长单位的理事会指导下,由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原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建,于2016年建成使用,是世界领先的存、读、写一体化的综合性生物遗传资源基因库。

检阅“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是为了走好未来的科技创新之路。

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背后都离不开深圳这座城市深厚的产学研基础。

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深圳不断提升科技企业集聚度和产业竞争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圈,打造了新一代通信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华为、中兴、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了“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雨后春笋的蓬勃发展局面。

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研发投入强度达5.46%,保持全国领先;国高企业超过1.86万家,位居全国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7年居全国首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9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商事主体总量达359万户,创业密度居全国第一;高新区国际化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位列全国第一。

在“双区”建设的背景下,深圳科创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正全力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的最佳首选地。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上科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沙盘展示

(原标题《总书记刚刚参观过的这个展览,专门有个深圳展区》)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