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百川论坛——当代世界产业政策2021”主题研讨会在龙岗拉开帷幕。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暨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主办,邀请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社科院,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其他各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和评估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产业政策的重大变化,旨在通过此次会议的理性讨论,为中国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研讨会现场。
本次论坛围绕“四大主题”和“三大区域”展开。10月23日论坛聚焦三大热门议题——“新冠疫情对各国产业政策的影响”“中美竞争新前沿:技术标准制定”和“半导体产业链国际布局新动向: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与会嘉宾分别围绕不同主题发表精彩的演讲。24日论坛将继续对中外产业政策进行深度探讨,包括近期热议主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中国产业政策的影响”,还将对三大区域——美国、欧盟和日韩的产业政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在开幕致辞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人文社科学院代行院长、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表示,如今中国经济正迈向一个新的时代,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将长期处于一个可以称之为“有限全球化”的时期。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会带来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以科学理性的思考来寻求正确的答案,这也是举办本次论坛的初衷。
郑永年教授发言。
郑永年教授还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政策和其他国家的产业政策互相影响、不可分割。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方主导的所谓的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面临各种挑战,全球化的方向发生深刻的变化;而新冠疫情的传播对国际供应链布局和物流业运转造成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还在持续。这些变化和挑战,都会对具体的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产生影响,更需要我们去持续地关注和不断地求索。因此,郑永年教授表示,希望可以把“当代世界产业政策”主题研讨会办成一个年度研讨会,每年都邀请国内外的学者和政策研究人员对各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评估。
(来源:龙岗融媒)
编辑 汪新林 审核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