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深圳市委确定了全年经济增长8.5%左右的预期目标。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9709.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8%,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均提高0.2个百分点,为近4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完成了二季度不低于一季度的阶段性目标,而且出现二季度好于一季度的形势。如果考虑到深圳经济总量大、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压力、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等因素,深圳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属不易,可喜可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伟中指出,总的看来,上半年我市经济工作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充分显示了深圳经济的活力与动力。
深圳上半年良好经济形势,得益于长期坚持稳中求进,才有稳中向好的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稳中求进成为实现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运行方式和工作方式,既要"稳"也要"进"。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深刻阐述了两者的关系:"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强力维稳、机械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恰到好处,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把握好度。"深圳上半年把握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总方针,扎实打好基础,着力调整结构,从而出现逐季攀升的局面。
一是创新引领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是我们新时期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圳从长计议,提前布局,着眼未来。以创新为深圳的根、深圳的魂,作为深圳发展的永恒动力。提出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提倡崇尚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理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深圳坚持不懈的创新,终于有了当前经济红利的回报。
二是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深圳充分发挥地缘、商缘、人缘优势,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以交通互联、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为重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战略枢纽作用。深圳海港通达"一带一路"主要港口城市,机场通向"一带一路"主要城市,深圳中欧班列发挥出海铁联运的优势。深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城市的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园的建设。今年上半年我国生产总值超过预期目标,这也为深圳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深圳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深圳支柱产业、新兴战略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地位进一步巩固。
四是精心培育新产能。今年1-5月,深圳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迅速增长。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3218.99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3.3%。其中,航空航天产业、新能源产业增长明显。深圳的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彩色电视、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超材料、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海洋经济、机器人、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产业,均处于全国或世界前沿。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深圳市场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市场化程度高。政府着力处理好与企业、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一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有6家本土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在全国位居前列。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90%以上创新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自龙头企业。
当然,深圳当前也面临一些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未来竞争看,主要是原创能力不够强,很多核心技术需要引进,科技引领作用还不够。深圳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优化资源利用,深化区域合作,形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作者系深圳市委党校校委委员 教授)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