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街道志愿者变身垃圾分类“桶”边人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余勇 郑卓莹 文/图
2021-10-19 16:00
收录于专题:走进社区看光明
摘要

10月18日晚,光明区凤凰街道由党建工作办牵头,组织23名志愿者走进甲子塘社区内的10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志愿服务。

为更好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增强居民分类投放意识,让居民群众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10月18日晚,光明区凤凰街道由党建工作办牵头,组织23名志愿者走进甲子塘社区内的10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志愿服务。

身穿红马甲的凤凰街道志愿者现场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当天傍晚7时,在甲子塘社区各垃圾分类投放点,23名志愿者统一着装变身垃圾分类“桶”边人,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理念和意识,让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文明习惯。垃圾分类督导志愿者胡先生表示,“以前没有垃圾分类意识,认为垃圾只要扔进垃圾桶就好了。后来通过参加街道和社区的宣传活动,加入了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更加了解垃圾分类的作用和意义,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督导宣传,让更多的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建设美好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凤凰街道党建工作办、义工联自6月至11月,定期组织辖区党员、学生、居民等志愿者每天晚上7时至9时,在辖区各垃圾分类投放点开展“桶边督导”志愿服务活动,以“四分类”(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及可回收物)的方式,通过督导和宣传,让居民了解为什么要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如何分类及投放等基础知识,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参与度和投放准确率,传播垃圾分类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已有100余人次参加了垃圾分类晚间督导志愿服务活动。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余勇 郑卓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