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旅检场地具备开通条件,老口岸旅检区开始拆除,新口岸综合业务楼开工建设,皇岗口岸重建迎来重要一刻!6月23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深圳市长陈如桂出席皇岗口岸重建“三开”活动,强调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定信心、下定决心,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实干实绩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作为见证特区历史的地标性建筑,皇岗口岸拆旧建新、优化升级,极富象征意义。它不仅会勾起大家对深圳发展历史的温暖回忆,也会激发大家对“双区驱动”背景下深圳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抢抓“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拿出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着力推进以皇岗口岸重建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建设,也将为深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交出一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皇岗口岸重建“三开”,意味着“双区”建设提速。首先,深圳作为联系香港和内地的纽带,现有口岸通行能力基本饱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实施,深港两地联系更加密切频繁,对现有过境交通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皇岗口岸重建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全面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大力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满足大湾区人员流动的刚需。
其次,作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心两翼”规划布局的核心,新皇岗口岸定位为“一地两检”纯旅检口岸,未来取消货检功能,释放土地约50万平方米,用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区域开发。也就是说,新皇岗口岸将充分发挥口岸联结纽带作用,促进深港创新要素更加便利流通,成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提质提效的重要“加速器”,推动深港深化更紧密务实合作,为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作更大贡献。
再者,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也需要具有强大功能、国际水准、现代化气质的口岸,作为辐射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城市门户。按照规划,新皇岗口岸规模宏大,占地约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出其他6个口岸规模总和,是当之无愧的“深圳第一口岸”,也是集出入境和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一体的现代化国家一级口岸。
皇岗口岸重建,是深圳落实“双区驱动”战略的重大工程项目。此次实现“三开”,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全面提速的重要契机,是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迈出的实质性一步。皇岗口岸重建工程实施进度之快,再次让我们窥见了振奋人心的“深圳速度”。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没有阻挡住皇岗口岸蝶变升级的步伐,再次展现了深圳应对复杂局面的强大发展定力与治理能力。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聚焦“重大项目攻坚年”工作,围绕产业、基建、民生等重点领域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把损失补回来、工期夺回来,奋力跑出“双区”建设加速度,深圳的未来更加可期!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