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英老师,是学生们眼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的君子,是家长们口口相传、信赖有加的“杨孔子”,是年轻教师们“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师父,更是田东中学“知雅识礼,崇德尚美”的践行者……当选新一届盐田区年度教师的她坚信“玉,汝于‘诚’”,她说自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带着学生读破半部《论语》。
好学清正 博雅真诚
作为一名从教26年的语文教师,杨玉英说,“学而不厌”是她的人生态度,“学而时习”是她的日常生活,“固本养正,学以致用”是她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因情施教”是她的教育方法,“成人成才”是她的教育目标。
深谙《论语》精华的杨玉英,将育人作为了自己最大的成就。她的“徒弟”很多,不仅身边有,全国各地更是数不胜数,有的从教近三十年、有的拥有博士学历、有的是地方教研员、有的是当地骨干教师……但是,他们都心悦诚服地跟随着杨玉英,敬服她的德才学养,称她为“师父”。
其实,这并不奇怪。近五年来,杨玉英发表在国家双核心刊物上有关《论语》分主题精读主题的高质量论文达10篇,在独创教学和写作教学领域独树一帜。2013年7月,她在中华书局出版教材《论语分主题读本》,并担任了《中华基础文化教材》广东版初中六册的执行主编。目前,她创立的“《论语》分主题精读”课程开进了全国一百多家学校;近五年,在全国各地进行教师培训、授课、讲学90多场,极大推动了语文教师中华传统文化专业素养的养成;她还不畏辛苦,远赴云浮、韶关以及湖南、贵州等贫困地区支教送教,引领地方性教学教研。
坚守传统 锐意创新
诚于博学,杨玉英老师用诚敬之心把文化典籍《论语》用来教育学生,引领同行,二十多年兢兢业业地钻研教学和教研,把自己打造成了深圳市名教师、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十多年来指导学生发表习作三百多篇,获奖无数,被评为全国十佳校园文学园丁,深圳市十佳文学园丁。
深厚的学养使杨玉英的教学大胆、亲切、务实、幽默风趣……成为学生心中“神一般的存在”。杨玉英表示,她要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她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任何一位学生所受的教育都是有限的,即使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也只能给学生提供某些技能,帮助他们就业谋生,人生格局难免“小器”。一个人要“成人”,成为一个“大器”或者“不器”的君子,需要在一生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学而不厌,学而时习,学无止境,止于至善。
曾润娴对老师的称赞都充满了孔夫子的味道,“杨老师‘循循然善诱人’,她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领着我们去学《论语》,使我陶醉其中,欲罢不能。我要做一个像杨老师一样的终身学习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立己立人 达己达人
熟悉杨玉英的人都知道,其实,她还是一位优秀的母亲,她培养出全国知名青年作家谢然、李栩莹等人,指导女儿谢然出版了个人散文集《我好想再遇见你》,以及全国中学生首部解读《论语》的专著《不读论语枉少年》,后者分别于2011年初版、2016年再版。
“我有一个梦想,带着我的学生读破半部《论语》,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一颗美好的种子,以后面对人生的磕磕绊绊、社会上的纷繁乱象,都能沉静下来想到孔子、想到《论语》、想到田东中学教育赋予他的德性雅礼。希望这颗种子能在他们的心里发芽,长成他们的肌肉、筑成他们的骨骼、流成他们的血液、塑成他们的气质、内化为一种气度,帮助学生们修身为君子。这就是我的目标和出发点。”杨玉英如是说。
杨老师给自己命“字”为“子悦”,源自“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她说,一位卓越的师者,首先是一位“悦学”者。自己愿意一如既往地以“诚敬者”“悦学者”的姿态前行,与学生、徒弟、同道、同行们,继续前行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