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中国:不该错过的美术馆

澎湃新闻
2020-06-23 15:03
摘要

沭阳美术馆定位为展示和传承沭阳文风的书法艺术馆,建筑构思从宣纸,笔墨,印章中提炼了中国书法艺术中最为根本的黑白红三色,以单纯的色块体量打造纯粹的空间体验

艺术,是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所有探索中最为华丽的输出。作为人类文明精神的聚合地,美术馆被赋予了太多符号与象征意义。它让人慢下来感悟、体验、对话、分享,品味艺术以及生活的美好。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提供了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和感受,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感受生活的美好。

01.长江美术馆

直向建筑美术馆位于新建社区南端边界,与城市紧邻,美术馆就像一块坚硬的砖,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的坐标点上,沉默并注视着周边喧嚣和变化着的城市。

02.西岸美术馆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美术馆地块呈三角形,位于宽阔的滨江绿化带的最北端,围绕该建筑的地面广场被抬升至洪泛区之上,黄浦江景致一览无余。立面材质将斑斓的日光带入建筑,夜间也透出绚丽的灯光,与悬挑屋顶光洁的质感涂料饰面形成鲜明对比。

03.UCCA沙丘美术馆 OPEN建筑事务所

这座消隐的美术馆,如同藏于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海岸沙丘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累积和风沙推移而自然形成,并被原生低矮灌木深扎的根系固化下来。建筑师保留了混凝土壳体上留下的不规则甚至不完美的肌理,让手工建造的痕迹可以被触摸、被感知。

04.木心美术馆 OLI Architecture PLLC

木心先生本人一生都追逐美、审视美,甚至挑剔美,但他在临终的时候看到设计稿时说:“风啊,水啊,一顶桥。”于是,乌镇环湖而造的木心美术馆落成,由陈丹青任馆长。美术馆设计遵循木心先生生前喜欢的简约美学,由建筑大师贝聿铭弟子冈本博等人设计。馆内乱石与野草呼应,疯狂又典雅。

05.悦·艺术馆 BLACKhome

悦·艺术馆原为易拉罐生产车间,原始建筑的弧形玻璃幕墙使反射于其上的发酵罐罐体扭曲形变,这引起了建筑师的浓厚兴趣。于是,新立面的设计中建筑师们承袭了弧形语言,用内凹的弧形界面对应突出的罐体,形塑建筑的边界形态。

06.树美术馆 Daipu Architects

树美术馆被誉为“天堂美术馆”,现在甚至已经成为北京宋庄地标式的建筑,由年轻的建筑师戴璞先生设计,通过真实的材料和纯净的空间,将自然光,绿植和水体完美融合在一起。庭院内没有一丝余波,平静的水面会帮你过滤掉外界繁杂的心绪,静下心享受这里的展览。或许这就是设计者的初衷,就像树一样归于大自然,进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07.龙美术馆西岸馆 大舍建筑

中国内地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龙美术馆龙美术馆是以“伞拱”悬挑结构自由搭配而成的场馆。其场馆主要是以灰色的混泥土浇筑而成,充满了工业时代特有的情怀,给人们一种穿越时空的年代感。纯粹的用混泥土结构和材料构建的空间呈现出一种原始的野性魅力,让游客感受到建筑、艺术和设计者三者间激烈碰撞的火花。

08.松美术馆 朱周空间设计

松美术馆是由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的跑马场改造而成,笔直的通道与虬曲的古松掩映着一座白色石块筑成的中式建筑。长达365米的院子中,199棵形态各异的古松翠柏共同构成一种苍劲的人文景观,“松”也成为了这里的标志。松美术馆庭院内左右皆有古建,与中间的现代展馆组合。既有西式的美感,又不失东方韵味。

09.武隆·懒坝美术馆 C+ Architects

懒坝美术馆是为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设计的主展示场馆。作为整个展览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建筑,其本身即是一件大地艺术作品。在远离都市文明的山中,建筑师利用自然中的经验,通过对大地景观稍加施工,使人重新注意自然并回归到自然中去。

10.吉首美术馆 非常建筑

美术馆以桥上桥的形式构成,下层的钢桥是开放的桁架结构,为行人通过提供了一个带顶的街道,同时也助于疏导洪流;上层的现浇混凝土拱桥内部设有画廊。两桥之间是一个由玻璃幕墙和筒瓦遮阳系统围合而成的大展厅,用于举办临时展览。

11.杜岙美术馆 波捷特 Progetto CMR

宁波杜岙美术馆由意大利波捷特建筑设计打造而成。此简约当代美术馆地处浙江省宁波市一个众山环绕中的小村庄。该地块最初是军队粮站,汇港集团收购后,将其改造成一个储存“精神食粮”——艺术作品的仓库。

12.至美术馆 深圳墨照建筑设计事务所

美术馆是由一栋普通混凝土厂房的局部两层空间改造而成的。美术馆分为两层,一层的主要功能是门厅及多功能厅,二层是展厅和工作坊。在九百多平米的厂房空间里,设计师通过空间节奏的变化、自然光影的引入和材料肌理的运用,为至美术馆创造丰富和有趣的观展体验。

13.溶岩美术馆 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

溶岩美术馆修建在海尾山谷北侧的巨大岩壁之上,可以俯视整个山谷,奇峰、怪石、河流、天坑,以及谷底的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群都尽收眼底;稍抬头,是一望无际的万峰如林。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置身溶岩美术馆,有一种不真实的幸福感。

14.凤凰谷山顶艺术馆 dEEP Architects

凤凰谷山顶艺术馆位于北京和承德交界处的燕山山脉之上,远眺金山岭长城。设计师用建筑的形态去继承和演绎“势”,依山就势,顺势而为,如此产生出一个与群山相得益彰的形体,反映了周遭连绵的山势和自然形态,与之融为一体。

15.红砖美术馆 董豫赣

红砖美术馆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作为一号地的地标性建筑,占地面积近二万平米,其中包括8000平米的室外园林。美术馆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

16.上海艺仓美术馆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艺仓美术馆原先是一个老旧煤仓,建筑设计采用了悬吊结构,利用已经被拆除屋顶后留下的顶层框架柱,支撑一组巨型桁架,然后利用这个桁架层层下挂。略微错动的横向层板既作为空间也作为景观,仿佛暗示了黄浦江的流动性特征。

17.范曾艺术馆 原作设计工作室

范曾艺术馆是为满足范曾大师书画艺术作品以及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展示、交流、研究、珍藏的需要而建造的。艺术馆以传统的空间的“院”为切入,将院落从物化关系中脱离,继而呈现游目与观想的合一,以期达到“得古意而写今心”的意境。

18.沭阳美术馆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沭阳美术馆定位为展示和传承沭阳文风的书法艺术馆,建筑构思从宣纸,笔墨,印章中提炼了中国书法艺术中最为根本的黑白红三色,以单纯的色块体量打造纯粹的空间体验。沿街最大的展厅红砖外墙,如同一枚凝实的刻章,印盖在飘逸的水墨画卷上。

19.知•美术馆 隈研吾

“知•美术馆”由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位于新津县老君山山脚下,引导人们到达山顶道教的圣地,瓷砖由线缆相连,悬浮在空中的瓦片给人一种轻盈自在感,空间旋转的造型,让光线由暗延向光明,穿透瓦片缝隙的光影尤为柔和。

20.泉美术馆 第一实践建筑

美术馆建在宋庄的一个湖泊旁,整个空间设计简洁大气,铝格栅吊顶给空间带来简洁一致的中性氛围,给艺术展品创造最佳的背景。屋顶阶梯式的露台相互形成高度差,自然的光线直抵每一个展览空间。


编辑 陈冬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