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副区长“零距离”为居民解读罗湖医改

​读特记者 马晓峰 通讯员 陈佳能 文/图
2017-08-03 19:42
摘要

全国知名、全市推广的罗湖医改究竟是什么?给老百姓带来了怎样的便利?在8月3日上午举行的“罗湖振兴•大家谈”——网络问政系列在线访谈第二期节目中,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守睿等就“全面推进健康罗湖”为题,为现场居民及网友“零距离”解读罗湖医改。

全国知名、全市推广,连总理都点赞的罗湖医改究竟是什么?给老百姓带来了怎样的便利?在8月3日上午举行的“罗湖振兴·大家谈”——网络问政系列在线访谈第二期节目中,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守睿率区卫计局、罗湖医院集团主要负责人等做客访谈现场,就“全面推进健康罗湖”为题,为现场居民及网友“零距离”解读罗湖医改。

医改仍“在路上”

作为改革开放的起点,改革创新是罗湖与生俱来的基因。“天时、地利、人和”,王守睿用了6字来描述罗湖医改的启动。

2015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辖区五大重点改革之一,罗湖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大力倾斜。

为促进罗湖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罗湖区政府近年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医疗卫生总投入约11亿元,平均每年增幅达20%以上。罗湖医改的目标是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少负担”。罗湖区卫计局局长郑理光介绍,为了达成目标,罗湖通过顶层设计,分5步路径进行实施,如把所有区属公立医疗机构整合成一体化的罗湖医院集团,政府和医院建立了权责清晰的“责任共同体”,同时试点“总额管理,结余奖励”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

“医改绝不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罗湖医改仍然还在路上,我们希望为中国的医改乃至世界的医改走出一条路。”王守睿表示。今年,深圳把推广罗湖模式作为医改的重要任务,要求各区加快谋划和布局基层医疗集团或紧密型医联体,建成10家以上基层医疗集团。

预防胜于治疗

“我们去年给罗湖的1.3万个老人扎了肺炎疫苗,今年肺炎相关住院减少了40%。”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表示,罗湖医改的一大重点就是将预防做实,”以前主要资源投入到大医院,身边百姓得了病,我们怎么想办法给你治好。现在观点反过来了,我们怎么让老百姓能够少生病。” 孙喜琢指出,罗湖医改的目的不是做大医院,而是做强基层社康,管理好居民的健康。

通过高薪招聘、规培学员招录、专科医生转岗全科医生培训等多种途径,罗湖极大地增加了全科医生数量,截至目前,罗湖全区共有全科医生近300人,每万常住人口配备2.3名全科医生。罗湖社康也越来越被老百姓认可,据统计,今年和去年上半年比,罗湖社康诊疗量又增加了50%,老百姓现在有6成以上常见病都在社康中心得到了解决。

罗湖区东门社康中心主任尹朝霞介绍,目前全区49家社康中心共签约家庭医生服务52万人,这意味着近一半罗湖常住居民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居民通过手机下载“健康罗湖”APP和家庭医生签约,在建立个人档案之后,系统就会生成医生的工作计划,同时通过手机APP推送,提醒病人何时来社康中心检查。“以加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马上要启动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注射,如果各位没有注射的,我希望能到社康中心注射。明年流感大爆发的时候,不要中招。”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马晓峰 通讯员 陈佳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