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后海小学“泛在学习网”获国家专利认证

读特记者 李丽 通讯员 马小娟 文/图
2017-08-01 18:41
摘要

后海小学责任督学王小维评价,后海小学的近一年的时间里,为师生、家长都提供了无处不在的课程学习资源,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学校”,泛在学习环境的打造,让每一个学习者走进后海小学,总是能感觉到处处都是学习的场所,教师人人都充满了创新的智慧,学生...

近日,记者从南山区后海小学获悉,该校的泛在学习软件V1.0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认证。

2015年下半年,后海小学启动“泛在学习”环境建设,并研发使用“泛在学习网”,把学校变成了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隐形图书馆。泛在学习网分老师管理端和学生移动学习端,教师登入后,可以进行各种课程的添加、增设目录,也可以为学生设计、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直接收到推送内容,并完成学习任务。常规课程华丽变身“探秘寻宝”、“大挑战”,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泛在学习网让学习变成一次“探秘”

该校校长蒋和勇表示,后海小学创新营建的“泛在学习”环境和研发使用“泛在学习网”,使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学校”藉此生成,在该环境下,师生家长均变为学习的主人。

该校内遍布大大小小数十个主题园区和2000余个二维码,只要扫一扫,都能读取到海量信息;两幅竖版语音地图及智能地球仪的电子语音系统,更拥有230万字信息资源,一扫描墙上的二维码,“红色长征、绿色环保、蓝色海洋”三大色系课程资源就在移动端上呈现。此外,该校精致的校园里隐藏着无土栽培区、快乐农庄、风云气象站、气象长廊、海洋世界、时空长廊、水上安全、军事天地等等多达20多个主题园区。这些园区里有着大量“长在墙上的课程”,而通往知识宝库的“秘钥”,就是全校2000余个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图文并茂的介绍就会跳出来。

此外,这款泛在学习软件也正在构建探秘课程学习平台,让每个学生可以获取推送的探秘学习任务单,通过游戏、视频、微课、教材课程、创客等多种学习方式,丰富知识量,学习游戏化让学生们的兴趣被极大激发,而在特定页面输入获取的密钥,积累一定数量换取礼品或者升级的做法,让学习变得和游戏一样刺激。

小小地球仪藏着230万字信息

在该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后海小学基于本校实际和未来趋势,以学校“小、精、巧”的现实格局,利用二维码、主题学习区、创客中心、泛习网等举措,校园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能讲故事,课程“长在了墙上”,校园具有科技范、未来范。除扫描二维码外,校园安装了40多个蓝牙基站,实现泛在教学无处不在,师生家长以及任何访客,可有选择性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室与校园的边界被极富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消融了。

六(4)班学生阳佳宜说,通过二维码,可随时随地地学习,了解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后海小学责任督学王小维评价,后海小学的近一年的时间里,为师生、家长都提供了无处不在的课程学习资源,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学校”,泛在学习环境的打造,让每一个学习者走进后海小学,总是能感觉到处处都是学习的场所,教师人人都充满了创新的智慧,学生个个都是学习的主人。

把校园每个角落都变成“课堂”

科学陈姝彤老师在《植物笔记微接触》这节课前,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里的植物,特意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课外自学环节:让学生利用ipad对校园小花园和小农场中“后海小学泛在课程-植物百科”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学习,同时也可以选择利用“形色”App对自己生活的小区周边不熟悉的植物进行鉴定,并把自己感兴趣的植物拍照记录下来分享到“全景课堂”。

“泛在学习”的“魔力”,让六年级语文老师张亚康感慨。“以前的课堂更多是老师按照课本讲,顶多就是网上搜一些材料制作成PPT作为补充。但现在,得益于“泛在学习”平台的搭建,学生们在课前收集、筛选并整理出来的材料,以及他们在课堂上展现的开拓的眼界、新颖独特的角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同伴学习高效有趣,甚至有时连老师们都自愧不如。”

后海小学创科中心车迪主任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泛在学习将会是互联网+环境下未来的主流学习方式。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学校打造的“泛习网”资源是开放的,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可以建设、编辑、分享。除了任何人可以创建编辑外,在学习工具上,只要它们对学习是有用的,都可以用。泛在学习如同空气和水一样,自然地融入到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李丽 通讯员 马小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