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闭幕 参会人员参展商数创历届之最

读特记者 王若琳
2017-07-29 22:27
摘要

7月29日下午,历时7天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落下帷幕。大会闭幕前通过了5项决议,其中包括对未来植物多样性保护产生深远影响的“深圳宣言”。

7月29日下午,历时7天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落下帷幕。大会闭幕前通过了5项决议,其中包括对未来植物多样性保护产生深远影响的“深圳宣言”。闭幕式上还颁发了两个重要奖项,中科院院士洪德元获恩格勒金奖,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彼得·雷文获首届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

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武维华宣布大会闭幕,大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庆生向与会代表致辞,大会组委会秘书长葛颂就大会召开情况做了总结。本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本届大会规模空前,吸引了全球6850名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和117家参展商参会,参与国家和地区遍布五大洲,参会人员和参展商数均创历届之最。大会共举行了5场公众报告、12场全会报告和33场主旨报告,49个培训会,212场专题研讨会,1452个专题演讲;展出972个墙报、1449个大会论文摘要。大会还设置了5条遍布全国的野外科考路线和4条本地城市考察路线,截至7月28日,共计2924名代表参与本地城市考察,从不同维度领略了鹏城生态和科技之美。

大会还提供了线上交流平台。目前,大会APP用户总数达5135人,学者们可以使用APP社交功能在线上交流。大会官网每天点击达7300次。

另外,除恩格勒奖和首届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外,本届大会共有284人获得优秀学者奖,208人获优秀学生奖,获奖者分别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总奖金额高达230万人民币,其中52%的获奖者来自发展中国家。

本届大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通过了《植物科学:深圳宣言》。该宣言发出行动号召,提出了强化对植物科学的支持、加强国际合作等7个优先领域制定行动战略。大会还决议通过,由国际植物分类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建立国际植物学分类学会中国办公室。

本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全程公众参与度极高。据初步统计,自开幕以来,大会的公众报告和深圳论坛共吸引了6200余名市民参加;132个专业展览、6场大型公益展览累计接待公众参观5500余人次,公众报告和专业展览展现和传递的科学魅力、技术发展、植物和自然之美让市民流连忘返,“关心植物、关注未来”成为深圳市民耳熟能详的口号。6年一度的国际植物学大会也吸引了大批媒体参与报道。截至28日,共有46家媒体477名记者注册,其中7家为境外媒体。

刘庆生在致辞中说,本届大会成果丰硕,发表的《植物科学:深圳宣言》成为指导植物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永久设立的“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将奖励为植物科学作出杰出贡献的各国科学家,大会纪念园将留下深刻的大会印记。本届大会影响深远,研讨交流了植物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理念和成果,并通过广泛传播,让“绿色创造未来”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必将有力推动人类社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大会决议通过,第20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将于2023年在巴西里约举行。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王若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