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王同山狂草作品鉴赏会在文博宫举行

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李昌战 冼余汉 文/图
2017-07-26 22:47
摘要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王同山创作的《大草赋》是书法艺术苑里一块瑰宝。

7月26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书法名家,出席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西环路的文博宫举行的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王同山狂草书法立论《大草赋》收藏鉴赏会,王同山大草赋002号书法作品首次亮相就被现场名家收藏。

据了解,王同山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立论《大草赋》作者、狂草(大草)书法家。有中国当代草圣、爱国诗人之称。 王同山融贯古今中外典籍、前人心得,首篇以辞赋形式较完整的详尽阐述草书书写理论篇章。它从理论的高度揭示了草书书写过程中如何用笔、用什么笔、怎样修笔,清晰描述了书法选纸的标准,创作过程中讲求大草速度轻快、忌用浓墨,最后着重强调了如何达到草书最高境界“使转”。

在鉴赏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界大家和朋友们认为,大草作为书法艺术领域中的“抽象之王”,大草赋通过高度的抽象立论完成高度抽象的狂草书写方法,突破了草书书法立论史上的高点,对于现代和历史上书写、理解狂草书法具有指导意义。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王同山创作的《大草赋》是书法艺术苑里一块瑰宝。因此,多年来,王同山深得王羲之“力屈万夫、韵高千古”之精髓,他的大草运笔放纵,挥洒自如,点画腾跃,激越奔放,宛如胸藏雷电风云,笔走龙蛇万象,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据介绍,王同山大草书法作品共有200号,当天在文博宫举行的狂草书法立论《大草赋》收藏鉴赏会上首次亮相的长17米,宽1.1米的002号作品,是他对大草赋一气呵成的释文。该作品以辞赋形式承载立论内容,反映了作者极高的文化积淀与层次修养;同时全面准确的概括、创新、突破了如何写好草书这一亘古难题,展示了前追古人后励来者的博大胸襟与超凡的艺术成就横空出世。无论从文学或实用指导角度都堪称一块学术瑰宝,引起在场的书法名家强烈反响;中华伏義文化研究会理事、炎黃文化研究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深圳办事处顾问张国英当场收藏了该作品。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李昌战 冼余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