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后,感冒少了鼻炎也少了。”疾控专家:佩戴口罩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
读特记者 罗莉琼
2020-06-18 16:42

佩戴口罩、更注意个人卫生后,这几月来我的过敏性鼻炎再也没发作,也不感冒了。”市民林女士说,记者连日来走访深圳多家药店发现,近几个月的感冒、咳嗽等药品销量也持续维持在低水平。记者18日采访深圳市疾控中心专家朱子犁,他表示,佩戴口罩能起到阻隔、防护作用,可阻挡飞沫传播以及减少气溶胶吸入,能有效降低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病率。

“每到春季,我和我家小孩的过敏性鼻炎总会犯几次,经常会出现感冒症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们特别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卫生防护,感冒和鼻炎都不曾再找上我们。”林女士表示,她身边的多位亲友也都极少出现类似症状。记者走访香蜜湖片区的多家药店,一名药店药师告诉记者,近几个月来,他们店里的感冒药和咳嗽药销量比较少,多名前来购买口罩的市民反映,他们感冒少了、鼻炎也没再犯了。在另一家药店,记者看到退热、止咳类药品集中摆放,并在旁边张贴购买感冒类药品需登记的温馨提示。“与去年相比,我们药店的感冒类药品每个月销售额下降了近八千元,以前常来买感冒药的顾客说,他们这几个月基本上没有感冒。”该药店店员说。

佩戴口罩是否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朱子犁表示,市民佩戴口罩后,可能会通过呼吸、说话、打喷嚏和咳嗽排出的病毒、细菌类病原微生物被口罩阻隔住了,同时也减少了吸入病源微生物颗粒物的可能性,从而有效降低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除了口罩以外,市民也更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比如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开窗通风对流等,这些也降低了传染病传播的几率。”朱子犁说,深圳123天本地感染病例零报告,全市处于低风险地区,但是低风险并不意味着零风险,市民在人群密集以及密闭空间内都应佩戴口罩,比如搭乘电梯、公交车、地铁等。“随着天气越来热,佩戴口罩不方便,在工地等露天场所从事重体力工作的市民,可以不用佩戴口罩,空旷场所的空气中存在病原微生物极少,市民在进行散步、跑步等户外活动时,在通风良好以及社交距离在1米以上等地方,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