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奖日前揭晓,邹至庄教授和陈晓红教授由于在计量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荣获2017年中国经济学奖。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邹至庄教授带着刚刚获得的荣誉,于25日为港中大(深圳)学子开讲,谈他亲历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
邹至庄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美国统计协会院士,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5月,普林斯顿计量经济学项目以“邹至庄”荣誉冠名。邹至庄教授在计量经济学领域重要的突破性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邹氏检验”,在动态经济学的突出贡献是在不确定条件下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来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和动态优化的谱分析方法和最优控制方法。邹至庄也是最早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海外学者之一,早在1985年就出版了其专著《中国经济》。
在25日的讲座中,邹至庄教授介绍了自己从初出国门的大学生到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的人生历程,并以自身的经历为缩影,反映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经济学的发展。邹至庄教授1948年进入康奈尔大学求学,1952年,邹至庄教授前往芝加哥大学深造,在那里遇到了让他获益一生的大师——被人们称为是亚当•斯密之后最重要的自由经济学派领军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
1960年,当时身为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的邹至庄,发表了让他享誉世界的成名作——《检验两条线性回归方程式的系数是否相同》,这篇论文中提出的“邹氏检验”(Chow Test)已经成为当今计量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
邹至庄致力于经济学研究与经济学教育发展的这几十年,也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改革开放,与国际逐步接轨的几十年。上世纪80年代,邹至庄教授将西方经济学引进中国,组织创办“福特班”,为80年代的中国优秀学子打开了一扇学习正规西方经济学的大门,培养了一批后来在学界、业界成就卓越的顶尖人才。香港中文大学刘民教授说,“我也是福特班的毕业生,感谢邹至庄教授,带我迈入西方经济学领域,改变了我的人生。”
讲座中,邹至庄教授表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他指出这份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来源于对中国人的信心:“任何经济活动终归是人的活动,中国经济的繁荣向前,是十三亿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勤劳、勇敢、富有创造力等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优良基因,是中国经济向好向前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邹至庄教授还叮嘱同学们要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面对问题,先提出自己的假设,再用已有的模型或是自己建立的模型,加上数据或事实进行实证,不要妄下结论。
据悉,中国经济学奖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授予经济学家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也是国内目前规格和奖金金额最高的经济学奖项。该奖项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设立并组织,评选自1978年以来,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发展和改革重大政策制定作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