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启动。
宝安区碧水蓝天美景。
6月17日是全国低碳日。当天上午,在宝安区壹方城购物中心,一首由深圳生态环境系统合唱团演唱的歌曲——《让中国更美丽》拉开深圳市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帷幕,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旨在培育和践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入进行全民节能低碳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丰富活动
普及低碳环保知识
活动当天,深圳市生态环境卡通形象设计大赛最佳创意奖卡通形象——黑脸琵鹭“Happy”先生首次与市民见面,并同市民代表一起倡议践行低碳生活,守护碧水蓝天。设计师肖冰将红树叶、三角梅、珠江水等具有深圳特色的生态环境元素和黑脸琵鹭融为一体,憨态可掬的模样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内容丰富的展板集中展示了低碳环保知识,趣味十足的低碳环保问答游戏吸引众多市民参与,滚动播放的宣传视频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在能源紧缺VR互动体验区,市民通过VR虚拟现实,可以体验多款亲近自然、绿色低碳的科普片段,树立资源忧患和节约意识;在低碳知识展台,“低碳环保志愿者”向群众介绍低碳环保宣传知识,发放“低碳环保小知识”宣传单,赠送环保购物袋、低碳环保产品等。
记者获悉,“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将持续一周。除现场活动外,在深圳生态环境、宝安环保产业协会公众号上,还开展了线上低碳环保知识竞赛活动及微信绿色低碳拼图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低碳生活意识,丰富广大群众的低碳环保知识,营造“倡导低碳生活,守护碧水蓝天”的浓厚氛围。
深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国排第二
倡导低碳生活,守护碧水蓝天。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深圳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均处于全国中大型城市最低水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在全国169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二,人均碳排放量已低于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在大气治理工作方面,深圳再创佳绩,空气质量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宝安区降耗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生态资源稳步增加、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在全市中名列前茅。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双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年。深圳市明确提出,清洁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比例要超过65%,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19.3%和12%,绿色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尹杰在致辞中表示,为尽早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努力引领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加快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碳普惠等低碳试点,促进能源集约高效利用;我们要强力推动生态环境高位提升;深入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持续巩固提升治水成效,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湾区城市;我们要奋力营造绿色生活氛围,完善优化绿色出行网络,加大绿色建筑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守护碧水蓝天
我们倡导这样做
低碳办公 坚持无纸办公;少用打印机,选用双面打印或复印;离开办公室前随手关灯、空调、电风扇等;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
低碳出行 请选择公交、自行车、步行等交通方式,积极践行“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低碳生活习惯 生活中做到“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使用环保购物袋,少用塑料袋;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减少垃圾产生,并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低碳消费 尽量选购使用可回收材料制作的消费用品,减少高耗能、无法回收再利用的产品消费;选购有国家权威认证的绿色节能照明产品、节能空调、节能汽车、节能电视机等绿色产品。
低碳饮食 尽量购买原材料食品自行加工,减少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做饭做菜要适量,请客吃饭不奢侈。
读特新闻+
何为全国低碳日
为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自2013年起,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为“全国低碳日”。今年6月17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绿色低碳 全面小康”。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