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市民都需要用到药品,但你的药品知识真的是正确的吗?不合理使用药品,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随意丢弃药品,会污染环境,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后果不堪设想。
2015年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携手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打造“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在基层社区开展药品安全服务。该项目是市政府12项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内容涵盖过期药品回收、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及心理辅导、社区健康知识讲座及合理用药咨询、青少年药物成瘾预防教育、信息化远程用药指导五大内容。
日前,我市召开“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年度项目启动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本项目服务点从300余个增加至600余个,药品安全服务网在深圳实现社区全覆盖,社工将用药安全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向全市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周到的药品安全服务。
全国首创药品服务融入社工元素
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项目,是全国首个在药品安全服务中融入社会工作元素的项目,实现了全国首个“政”“社”联手社区药品安全跨领域专业服务示范模式。
去年,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项目进驻东西方驻上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在社区开展上门探访中,发现了亟需帮助的邓奶奶。
家住石岩街道上屋社区的邓奶奶,今年67岁,老伴去世后,邓奶奶开始了独居生活,因罹患宫颈癌于去年年底动手术切除了子宫。术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邓奶奶的儿子因工作繁忙不能很好地照顾她,身体的疼痛又限制了她的活动,这让邓奶奶倍感抑郁和无助。“通过访问,我们了解到邓奶奶主要从电视上获取药品安全知识,对于过期药品处置及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康复,邓奶奶不太了解。”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社工刘浩表示,经过多次上门探访,她和邓奶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为老人讲解安全用药知识。刘浩还和邓奶奶的儿子联系,向其讲述邓奶奶的康复和心理情绪状况,并为他提供一些医疗方面的信息。在社工的帮助下,邓奶奶身体顺利康复,脸上又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在居民安全用药中,社工能发挥哪些作用?据刘浩介绍,在为邓奶奶服务过程中,社工专业性主要体现在需求评估、专业关系的建立、资源的整合与链接、教育者角色的发挥和优势视角的运用等方面。奶奶的顺利康复,不仅得益于项目资源的支持、项目社工的及时介入和陪伴、自身的积极态度和忍耐坚持,也跟医生的科学诊治和正确指导有关。“对于老人来讲,医生、电视等是其直观地接受到药品安全知识及讯息的最主要途径,所以要想帮到更多像邓奶奶这样的特殊涉药老人,需要药监局、项目社工、病人自身和家属等形成合力,为他们提供安全用药知识。”
去年社区回收2吨过期药品
过期药品要扔到哪里?记者在福田莲花社区随机采访了解到,部分居民把过期药品扔进垃圾桶,部分居民把过期药品放到社区回收箱。市社工协会日前开展网上问卷调查显示,有44%的受访者通过社区中心投递过期药品,较去年提升了13%,这表明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项目,养成了良好的过期药品处理习惯。
“去年销毁社区回收的过期药品2吨多,而且我们有统一药品回收箱及回收工具,并规范药箱摆放位置和回收药品的封装标准,由专人管理、专人运输、专人处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处处长周卓荣表示,去年8月,本项目成功上线了过期药品回收线上追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更新回收状态,流程直观可视,责任到人。此外,居民也可通过此功能,查看该批次药品的回收进度,对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
通过对过期失效药品的回收,有效降低和防止过期失效药品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社会的危害。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药品服务
据介绍,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项目以深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项目服务载体,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手法,开展社区药品安全专项服务,融入专业药师、医师、环保组织等专业团队,逐渐形成了跨专业、跨领域和系统化的全方位服务模式。
“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服务项目,同时是社会工作者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联动多家社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的参与,向群众传递政府关爱的一个暖心工程。”市民政局社工处副处长肖敏智表示,本项目从2015年开始实施,开展项目服务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由初期试点的15家发展至670家,为居民提供了安全用药知识。
“今年,该项目实现社区全覆盖。为保障项目开展的效果更好,我们希望市社工协会能总结项目成功经验、加强统筹协调,调动参与机构及广大社工和药师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务实科学地推进项目建设。”周卓荣表示。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