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000人注册 国际植物学大会相关活动启动

读特记者 林清容 /文 李忠 /图
2017-07-22 21:34
摘要

对本届大会成功举办,对欠发达地区植物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6年一届的国际植物学大会就要在深圳召开了,部分面向公众的活动将于23日启动。722日下午,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秘书处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大会筹备情况。据悉,本届大会规模空前,截至722日,共有6953人注册,分别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人数创历届之最。同时,还将有多项活动体现中国特色,留下深圳印记。

学术报告人阵容庞大史上罕有

据本届大会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葛颂介绍,在历时数年的筹备中,大会组委会在全球范围开展了广泛、精准的宣传发布,与Nature、Cell、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全球10个专业媒体合作推广大会,向全球221个国家和地区投放大会信息。截至22日,共有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的6953人注册。其国内(含港澳台)代表4665人,国外代表2288人;男性代表3913人,女性代表3040人,注册人数创历届之最。

此外,经过全球遴选,大会组建了高水平的科学工作团队,确定了大会科学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委员共91人,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8人,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国外院士18人。

目前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3519份,投稿代表来自85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六个学科的 212个专题讨论会中,各专题负责人共参与选定了1447份口头报告;推选了51个大会特邀报告人,分别为5位公众报告人、12位全会报告人和34位主旨报告人,组成了国际植物学大会历史上罕有的庞大学术报告人阵容。这些重量级的报告人涵盖了植物学各个学科领域,均是来自多国一流高校的教授、研究员,具有充分的地域(国家)代表性。

科学内容丰富学术交流与科考并重

参照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惯例,本届大会组织了命名法会议、卫星会议及野外科考等多种方式和多个层面的各类活动。本届大会设有49个卫星会议,吸引了众多知名的国际主流组织参与,如国际植物学会及菌物学会联合会(IABMS)、国际植物系统分类学会(IAPT)、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等。此外,剑桥大学出版社等纷纷借此机会举办植物名著作者见面会及讲座等。

大量的国内组织机构,如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业学会、中国蕨类协会、深圳仙湖植物园、深圳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以及一些生物技术公司也将组织包括讨论植物科学研究、学术组织内部工作会议和科普宣传等卫星会议。

此外,大会组委会还安排了5条遍布全国的野外科考线路,为全球参会代表了解中国植物多样性提供便利,同时为中国科学家建立国际科研合作搭建平台。

中国科学家所占比例历届最高

本届大会将以大会决议形式发布“深圳宣言”,该宣言由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组成的宣言起草委员起草,将用来指导未来植物科学发展方向,表达中国对植物相关的社会、经济等重大问题的关切,体现中国担当。

在学术领域,随着中国植物科学的巨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登上国际舞台。本届大会51位特邀报告人中,有中国学者16名,占整个比例的31.3%。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注重植物科学的发展,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统。同时还积极加入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重要国际公约。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8%,就地保护了65%以上的物种。同时,建有近200个植物园和树木园。  

为帮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及青年学生参会,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设立了大会奖学金。共资助了来自63个国家及地区的488名杰出学者及优秀学生,总计金额人民币逾210万元,全部用于资助代表的注册费和往返深圳的交通费。

奖学金中超过50%的资金用于资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202位参会代表。许多作者因受到资助,能够来到深圳参会,这对促进他们所代表国家的植物科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本届大会成功举办,对欠发达地区植物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精心筹备大会留下深圳印记

本届大会秘书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胜介绍了大会的会务组织情况。自2011年7月大会申办成功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大会的筹备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筹备工作,本届大会也不知不觉地被烙上了一批“深圳印记”。

“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将成为每届大会的固定奖项。该奖项由中国植物学会、深圳市政府和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联合发起,深圳市铁汉生态公益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作为该奖项的原始基金。这一奖项将对全球范围内遴选出的为植物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进行奖励。本届大会闭幕式上将颁出首个“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

一批深圳科学家将在本届大会展现风采。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着美国等多个国家外籍院士的杨焕明将作为特邀报告人做公众报告;国家基因库执行主任徐迅博士作为特邀报告人将做主旨报告;同时,还有一批深圳植物科学领域的专家负责主持8个专题研讨会,做20个专题报告,既有资深科学家也有年轻学者。

推动国际组织进驻深圳。目前国际植物分类协会已有意向在深圳设立亚太办公室,大会结束后将正式启动相关程序。

建立大会纪念园。福田红树林公园将建设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7月25日,将举行该园的规划与建设启动仪式,深圳将会留下国际植物学大会永久符号。

大会组委会还规划了3条本地考察线路,主要展示深圳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科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美丽的城市风光等。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林清容 /文 李忠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