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英雄榜
南山区疾控中心公卫医生 王颖
9日,深圳连续40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新增,深圳115天本地感染病例零报告,确诊病例清零,正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清零,密切接触者清零。深圳疫情防控早已进入常态化,全市医务工作者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全力以赴守护市民健康。
近日,在疫情一线奋战了5个多月的南山区疾控中心公卫医生王颖,回到了办公室上班,再次投入到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而5个多月前的一天,王颖与广东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家庭“不期而遇”,随后又再次“巧遇”深圳首例境外输入病例,她细致入微“侦查”、层层抽丝剥茧,还原新冠病毒“活动轨迹”,找出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切断传播源头。
亮出“杀手锏”连夜进行“侦查”
“我们南山区有一对老夫妻最近从武汉回来,听说有发烧,你赶紧去看看,并且采样回来检验!”1月8日傍晚6点多,正在办公室值班的王颖接到南山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许艳子打来的紧急电话。不明原因肺炎这么快就蔓延到了深圳吗?放下手机后的王颖,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当时她也没有时间思考太多,立马给这对老夫妻打电话,约定好上门流调和采样的时间,同时赶紧收拾好采样箱,匆匆赶往老夫妻家中。
“在车上,我反复梳理了这对老夫妻的情况,1月8日下午老夫妻的亲家母,就是住在福田的63岁阿姨去了社康中心,跟医生说自己浑身酸痛乏力,可能是感冒了,体温检测为38.5℃。”王颖说,当时接诊的是深圳市中医院学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生李天昊,他听说阿姨的两位亲家几天前刚从武汉回来,并且都有发热,他敏感地通过医院和福田区疾控中心上报到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接到福田区疾控中心的报告后,立即通知南山区疾控中心连夜到这对老夫妻家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咽拭子采样。
“老爷爷,您现在身体怎么样啦?有没有去看过医生?检测报告可以给我看一下吗?”1月8日晚上8点多,踏进老夫妻家门后的王颖,与老人家拉家常后,开始亮出“杀手锏”——流行病学调查。“怎么发病的?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具体是哪里不舒服?最近一次离开深圳是什么时候?去了哪里?去武汉搭乘什么交通工具?坐飞机的座位号是什么?下了飞机又是坐什么车回家?……”王颖说,她一边详细“侦查”,一边将老夫妻回答的内容记录在本子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在流调中,老人家的女儿告诉我,他们老家的亲戚们也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当时我更加警惕起来,详细询问夫妻俩在武汉的行程。”
随后,王颖又给夫妻俩及其女儿做咽拭子采样,带回实验室做核酸检测。“做咽拭子会有点难受,但夫妻俩都很配合,做完后还很有礼貌地跟我说了谢谢。”王颖说,流调结束返回南山区疾控中心后,她一直密切关注着老人家的情况,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深圳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为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而这例病例就是她进行流调的老爷爷。除了老爷爷,该家庭还有4人确诊,深圳以及广东省的“1号发病家庭”、“第一例新冠”就这样被王颖遇上了。“老爷爷的家人大部分是轻症,很快就出院了,但是老爷爷的情况比较差一点,我每次去给这家人做跟进调查时,听到老爷爷的病情总是心里很难受。”王颖说。
“巧遇”深圳首例境外输入病例
3月1日凌晨,还在睡梦中的王颖接到了一个电话,“深圳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出现了。从英国布里斯托回国的男子,核酸检测阳性!”挂了电话后,王颖却再也难以入眠,这一次,她又“巧遇”了深圳首例境外输入病例。
“你好,今天凌晨有一位从英国回深圳的患者确诊了,我们收到的信息是,您曾经跟他在医务室呆了10分钟,请问您现在有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症状?”3月1日一早,王颖回到办公室立马投入到紧张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王颖和同事就开始打电话,从一长串名单里逐一联系核实,判定谁属于密切接触者。
经过福田疾控、南山疾控还有市疾控中心流调员的初步调查,3月1日下午,找到首例境外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93人,其中属于南山疾控管辖范围的就有渡轮船员11人、渡轮乘客28人、海关2人。核实完毕,王颖和同事们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抓紧安排他们集中隔离观察、采样送去检测。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主要是“减少存量”,而疾控人则是“控制增量”,尽快找到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播途径可以让更少的人感染,是控制新冠病毒蔓延正确且唯一的王道。“平时我们是一群默默无闻的疾控人,但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发挥了‘守夜人’的角色,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尽快找到密接者,保护易感人群,我们感到很骄傲。”王颖说。
“提升自己继续守护市民健康”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王颖参与广东省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流调工作,“巧遇”深圳首例境外输入病例,无不体现着王颖专业的工作能力。然而,谈及此事,王颖谦虚地说,这是她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疾控人,能在此次战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开心。”
“疫情中,市民除了关心每天更新的确诊病例数,还很关心密切接触者群体,因为他们也有可能携带新冠病毒,我们要争分夺秒做密接者的流调工作。”王颖说,在某高铁上,有一名乘客从外地返回深圳,他身旁恰巧有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名乘客也就成了密接者,他们要联系追踪密接者。密接者在定点场所进行医学观察14天,核酸检测阴性后,才能解除医学观察。“对密接者进行流调,有时候真的太难了。因为有很多人回忆不起来14天内的行踪细节,或者刻意隐瞒某些信息,这时候就需要流调员像福尔摩斯一样,对密接者的话进行辨别并展开逻辑推理。”
对于王颖来说,最让她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看到在市三医院治疗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康复出院,看到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他们的“影响力”都没有扩散。随着疫情逐渐平稳,王颖的工作慢慢回到正轨,她现在主要奔波在辖区内的各个医院之间,检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仔细核对医院传染病卡是否有遗漏等情况,并统计南山区传染病发病率等。“这5个月战疫经历,真是比我工作5年的任何时候都要丰富,然而狡猾的病毒是在不断变化的,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精准捕获每一次的新发病毒,守护好市民的健康。”王颖说。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