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大学生蓝钧带领乡亲走致富路:种毛葡萄"绿"了荒石山

读特记者王剑锋 何泳 方胜 /文刘 刚 /图
2017-07-19 11:46
收录于专题:大局
摘要

2013年,还在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书期间他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石山上发展两性花毛葡萄种植。

 

载着“大局”采访组的采访车,从都安瑶族自治县开出,穿过一座又一座大山,在蜿蜒的盘山公路行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下坳镇隆坝村隆磊屯的石山毛葡萄园。只见漫山遍野翠绿的两性花毛葡萄苗爬行在支架上,支架下已经挂满串串幼嫩晶莹的小葡萄,在清爽的山风中,摇曳成长。

看着这满山的果实,蓝钧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作为走出大山的瑶族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再入农门,带领乡亲人在石头山种植毛葡萄,让荒山野岭变“金山银山”。

河池市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域,全部土地皆为喀斯特地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石山。大石山中,裸露石山面积近40%,使这里成为广西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都安县,可谓“九分石头一分土”。

90后小伙子蓝钧就生长在这样的贫瘠的大石山里。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能不能靠山用山吃山呢?2013年,还在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书期间他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石山上发展两性花毛葡萄种植。另外,他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得知,如果在拓展区发展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可享受政策上的支持。于是,2014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回到家乡大石山区谋求发展。

蓝钧承包野岭种植两性花毛葡萄,向都安县扶贫办作了申报,马上得到立项实施,在国家扶持50万元的基础上,他找亲朋好友借来50多万元,有了启动资金。在他带动下,周边70户贫困群众以资金入股、10户群众以土地入股、29户群众以土地出租等形式参与种植两性花毛葡萄350亩。

在一个蓝钧小时候玩耍的山洞里,记者看到这里成了一个开放式的葡萄酒展示厅,数十个用红色盖子装饰着的陶鑵里装着用毛葡萄酿制的美酒,展示着丰收的喜悦。蓝钧说:“毛葡萄酒一推出供不应求,去年我们有了18万元收入,相信今年、明年的收入会依次翻番。”他表示:将来毛葡萄园会进一步扩大,如果有深圳的客商感兴趣,非常欢迎他们过来合作。

“没有各方的支持,我的创业路不会走得这么顺。”蓝钧感叹。据都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丽华介绍,目前,深圳市宝安区结对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在资金、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对都安人民进行支持,相信会有更多的像蓝钧这样有能力致富带头人会涌现出来,带领乡亲人奔小康。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王剑锋 何泳 方胜 /文刘 刚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